小儿手足口病护理

本期为大家讲讲小儿常见传染病——手足口病。

小儿手足口病是一种传染性疾病,一年四季都可以发生,但也有明显的季节性流行,在北方,春夏季是我国手足口病的主要流行季节,多发生在4-10月,一般4月开始增多,6-8月达高峰,9月份开始减少。

手足口病的好发人群多见于5岁以下的婴幼儿,一般症状较轻,没有明显的前驱症状,以手、足、口腔、臀部等部位出现疱疹或破溃成溃疡为特征,大多数患儿发病时多先出现发热,手心、脚心出现红和疱疹,口腔黏膜出现红疹、疱疹或溃疡,疼痛明显。但是也有部分患儿无发热,可伴有咳嗽、流涕、流涎、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年长儿童会主诉头疼等症状。

那我们家长们应该怎么做呢?

1?

隔离消毒

患儿如病情不严重应留在家中,直到热度、皮疹消退及水泡结痂。一般需隔离2周患儿用过的玩具、餐具或其他用品应彻底消毒处理。一般常用含氯的消毒液浸泡及煮沸消毒。不宜蒸煮或浸泡的物品可置于日光下暴晒。

2?

室内通风

患儿居室应定期开窗通风,每日可用乳酸熏蒸进行空气消毒。

3?

合理饮食

患儿一周内应卧床休息,多饮温开水。患儿因发热、口腔疱疹,食欲不振,故饮食以清淡、可口、易消化,口腔有糜烂溃疡时可以吃一些流质饮食。因口腔内出疹会痛,请给宝宝较柔软的流质或半流质食物。同时尽量避免太冰、太烫、辛辣的食物。吃完后,可让宝宝漱口或给宝宝喝白开水,让口腔保持清洁。注意补充水分。当口腔非常疼痛,且讨厌喝水时,很容易造成体内水分的不足,此时不妨以少量多次的方式喂给宝宝喝。

4?

口腔保健

应保持口腔清洁,预防细菌继发感染,每次餐后应用温水或淡盐水漱口,口腔有糜烂者可涂金霉素、鱼肝油,以减轻疼痛,促使糜烂早日愈合。做好口腔护理可以有效缓解宝宝疼痛,并促进溃疡面愈合。对于口腔溃疡症状相对严重的宝宝,应根据医嘱适度采用药物治疗,从而有效收敛消肿,改善溃疡面的血液流通,迅速缓解口腔溃疡给宝宝带来的疼痛,并促进宝宝受损的口腔黏膜愈合。

5?

皮肤护理

对出现皮疹的患儿,衣被要清洁,衣着要宽松、柔软,必要时包裹患儿双手,防止抓破皮疹。臀部有皮疹的患儿,应随时清理患儿的大小便,保持臀部清洁干燥。疱疹破裂者,局部可涂擦龙胆紫或抗菌素软膏,但不宜用含激素的药膏。

6?

防止高热

小儿手足口病一般为低热或中度发热,无需特殊处理,可让患儿多饮水。如体温超过38℃,可在医生的指导下适当使用退热药。但需要注意的是,不要见热就退,影响患儿出疹,病毒内闭,使病情加重。因为天气热容易感染该病,不妨打开冷气,让宝宝舒服点。但要注意不可过凉,否则会产生负面效果。

7?

预防并发症

由于引起手足口病的肠道病毒也具有侵害脑和心脏的特性,可引起脑膜炎、心肌炎等并发症,故家长应严密观察孩子的病情变化,发现患儿有高热、剧烈头痛、呕吐、面色苍白、哭闹不安医院就诊。当发现有出疹,医院诊治。尤其是宝宝吃东西时疼痛会哭闹不休,口水一直流出来,若发现口腔内有红疹时,一定要前往儿科诊治。

手足口病的预防

宝宝虽然感染到手足口病,但及时就医,家人好好地照顾即可慢慢恢复,父母不要过分紧张。

手足口病的流行期间,应少带宝宝去人多密集的公共场所,减少被感染的机会;为宝宝补充充足的营养,并保证充足的睡眠,以增强机体免疫力;注意个人卫生,不吃生冷质量不好的食品,不喝生水,生食瓜果要洗净削皮,不要小儿接触不干净的玩具,避免交叉感染,大小便后要洗手;流行期间,可每天晨起检查孩子的口腔皮肤有无异常,经常开窗通风,保持空气清新,少去拥挤的公共场所。

参考文献:

李今女.小儿手足口病的预防及家庭护理[J].中国伤残医学.,22(01):.DOI:10./j.cnki.cjotadm..01..

文案:小兔咩咩

网络编辑:小祎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moluof.com/gbzl/1235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