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冠心病这7个非典型症状也不可忽视

众所周知,冠心病的典型症状中常见的是胸痛或胸部不适等,因为疼痛部位明显,因此比较容易引起患者的重视。但是也有少数冠心病患者的症状表现不典型,不但会使患者掉以轻心,还经常造成误诊,从而延误了疾病的及时医治。数据显示,在门诊或急诊,仅20%左右的胸痛为缺血性心脏病所致,非常容易导致对冠心病的过度诊断;与之形成对比的是部分冠心病患者表现的咽下不适、上腹部痛、背痛、牙痛、头痛甚至腿痛症状,因为表现不典型,往往导致漏诊。

年龄越大的人患心肌梗死,表现为无痛性的几率就越大,因此应提高警惕。凡老年人出现任何临床症状,经对症治疗无效时,都应进行心电图检查。另外糖尿病及肺心病合并的冠心病也以无症状型居多,因此,有长期高血压、高血脂症、吸烟及糖尿病的中老年人,应定期进行相关检查,以防漏诊。还有一些患者怕给家人添麻烦,即使感觉身体有些不适,医院检查,甚至不和家人说,如果是心脏疾病,也会延误治疗的最佳时机。尤其是当出现以下这7个非典型症状时,一定不要忽视,及时就医!

异位心绞痛

心脏具有神经支配的功能,当心肌缺血或缺氧时,心脏的交感神经就会把信息传送到大脑,大脑再发出信号传到脊髓,并反映到相应的皮肤区域产生疼痛,这就是人们常说的心绞痛。

典型的心绞痛发作位于胸骨中上段之后,也可位于左侧心前区,范围约有手掌大小,往往没有明确的界限。心绞痛发作时,可通过身体的内脏神经系统放射到其他部位,如颈部、牙床、下颌、咽喉、心窝部等,医学上这种现象称为异位心绞痛。

在临床上,异位心绞痛很容易被误诊为其他疾病,如心绞痛向两侧放射到肩臂和手,容易误诊为肩周炎和颈椎病等;向后放射到后背,易误诊为胸椎、脊背部肌肉疾病等;向上发射到颈、咽、下颌、面颊部和牙齿,易误诊为咽炎、三叉神经痛、牙病和下颌关节疾病;向下放射到上腹部,易误诊为胃病、肝胆疾病……

由于异位心绞痛比较少见,常被患者忽视、医生误诊,最终延误了冠心病的诊断和治疗。建议患者多加留心,若反复出现颈部、牙床、下颌、心窝部等处疼痛,且这些部位经多次检查未发现原发病,这种情况下一定要考虑是否为冠心病引起的疼痛。

耳部出现褶皱

近年来不少学者发现,冠心病患者耳垂上几乎都有一条褶皱,俗称“耳垂冠状沟”。耳垂作为末端部位,是一种既无软骨又无韧带的纤维蜂窝状组织,易受缺血缺氧的影响,产生局部收缩,导致褶皱出现。中老年人如果发现耳垂处有一条条连贯的、明显的纹路,同时伴有胸闷、心悸、心前区疼痛等症状时,就应警惕冠心病的可能性,医院检查。

另外,有调查显示,老年人长时间出现耳鸣、听力减退等内耳症状,常是由于动脉硬化、冠心病、短暂性脑缺血等导致,多数患者在出现这些症状后的6—12个月内出现冠心病等心血管病症状。且耳蜗对缺血缺氧比较敏感,大多数有耳鸣的冠心病患者中,耳鸣比心绞痛先出现。所以,心血管病高危人群出现耳鸣时,及时就医能早期发现心脏异常。

眼底血管变细了

有些人在查眼底时被医生告知眼底血管比较细,需要注意高血脂、冠心病、脑卒中的风险。可心脑血管疾病怎么会跟眼睛有关系?

人的视网膜很敏感,是全身唯一可直接、无创观测血管及全身微循环的机体组织。从眼睛的血丝分布、充血情况能分辨一个人的心脏负荷。如果人的眼底血管变细,很可能是眼底动脉硬化,这就意味着,该患者身体其他部位血管变窄的可能性也就更大,冠状动脉也受牵连。

研究证明,有眼底血管病变(粥样硬化、小动脉收缩等)的人如果合并高血压、高血脂等,今后患冠心病和脑卒中的几率会大大增加,甚至通过观察眼睛动静脉血管的宽度,就可以知道老年人患冠心病导致死亡的几率。

由于眼底动脉硬化是全身动脉硬化的一个典型“信号”,建议发现眼底问题的患者进一步查心脏问题。本来就有高血压、糖尿病的中老年朋友,建议每3—6个月检查一次眼底,争取提早发现问题并采取针对性的治疗措施。

恶心、呕吐警惕心梗发作

冠心病患者容易发生心肌梗死,但由于人们对心梗认识不足,觉得休息一下就可以缓解,或错误地判断为其他疾病,贻误了最佳治疗时机。

研究显示,如果在心肌梗死发病后的前90医院,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死亡率可降到4.2%—4.4%之间,如果在90医院,死亡率会上升到50%,可见时间就是生命。

因此,冠心病患者要学会判断心梗发作的征兆。一般来说,心梗前,心绞痛的发病频率会加快、心绞痛的疼痛感会加重,且持续时间越来越长。

特别是原来通过休息等方式可以缓解,但现在却不起作用了。有的人还会伴有恶心、冒冷汗和呕吐等症状。征兆出现时间不一,约40%的患者会在发病前1—2天出现征兆。

气促

有的患者冠心病发作前,并不出现典型的胸痛等症状,而是主要表现为“急促”“喘不过气来”“夜间不能平卧”等。活动或重体力活后,气促尤其明显,而休息几分钟后可以部分缓解。如果出现这种“气促”,要格外引起重视,考虑冠心病的可能。

莫名出汗

如果突然大汗淋漓,坐着都会莫名出汗,夜间睡觉易惊醒,莫名发热、出汗,就需要小心了。出汗看似与心脏关系不大,但实际上冠心病患者出汗是跟心肌缺血缺氧程度有关,也就是说跟病情的严重程度有关。可以说,冠心病患者的突然出汗,是能提供给患者一些危险讯号的。

容易疲劳

虽然中老人运动或做事后,容易出现疲劳,是很正常的一件事。但如果这种疲惫难以通过短暂的休息和睡眠来缓解,或感到前所未有的疲劳,则要十分注意,医院检查。

友情提醒

年纪大的人,如果有不适症状,到医院就诊后,都应做个心电图。对于有疾病史或潜在因素的患者来说,当然就更有必要了。一份心电图或系列心电图将提醒医生,并将大大减少冠心病漏诊。

图片来自网络,资料来自健康界、医学教育网和有来医生。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moluof.com/gbzl/1233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