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小板的正常作用是止血,在止血过程中它会形成血栓,用于封堵血管的破损。假如人体的血管里有大量血小板形成血栓就会堵塞血管,阻碍血流通过,造成组织器官局部缺血,甚至坏死。例如冠心病患者发生急性心梗就属于此类情况。而抗血小板治疗就是在一定程度上抑制血小板的活性,降低它在血管内形成血栓的风险。
目前使用的各种抗血小板药物都有各自的临床特性,它们的作用途径、临床效果、应用场景、不良反应等各个方面都存在差异。因此,在为冠心病患者选择抗血小板治疗药物的时候,需要心血管医生根据专业知识去指导应用。病友们不能看到别人用了这个药,我也要用;别人不用这个药,我也不用。其实不是这样的,因为每一个药物的应用场景都是有明显不同的,所以必须按照医嘱进行治疗,不能擅自更改用药方案。
冠心病患者开展抗血小板治疗最关键的目的是预防和避免严重不良事件,此类事件有相当大的一部分都是由于血小板大量聚集形成血栓而引发的。比如在原有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基础上,斑块发生了破裂、糜烂或者溃疡,就会激发血栓形成,而血栓会把血管完全堵死或部分堵塞,从而造成急性的心脏缺血事件。老百姓经常说的心肌梗死,以及一些先天性猝死,都跟血栓堵塞动脉血管有密切的关系。由此可见,血栓性疾病是非常可怕的,严重的情况会危及生命。
对于冠心病患者来说,治疗方案涉及两个方面:一是要解除它的冠状动脉狭窄,尽量疏通;另一个就是要减少血栓的发生,避免彻底堵死。而目前认为抗血小板治疗无疑是减少血栓风险最有效的方法之一,也是冠心病患者治疗方案的基石。
了解更多健康知识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