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案分享冠心病伴焦虑怎么办

病案:

患者于某,女,69岁,哈尔滨市人,于年10月19日来我科就诊。患者自述5月前开始阵发性出现胸闷气短,心慌伴心烦、焦虑等症状,曾于多家医就诊,效果不明显,症状反复出现,现为求中西医结合治疗,故来我院就诊。

现症见:胸闷、气短、心慌,偶头胀痛,口干口苦,心烦焦虑,胁肋胀痛,夜寐欠佳,饮食可,大便干,小便可。

体格检查:

BP:/88mmHg,心脏节律齐,心率75次/分,双肺(-)。舌质红,苔薄黄,脉弦数。

辅助检查:

心电图示:ST-T改变。

诊断:

中医:胸痹郁证(气虚血瘀肝气郁结)。

西医:冠心病、植物神经功能紊乱。

治法:

益气活血化瘀,疏肝理气。

方药:

黄芪30当归20白芍15川芎20

桂枝20瓜蒌20郁金20丹参15

柴胡20黄芩10龙骨20牡蛎20

珍珠母20佛手20川楝子20元胡15

葛根20瓦楞子15香橼15枳壳15

14剂,水煎服,一剂分两次温服。

年11月2日二诊

服上方14剂,患者无口干口苦及胁肋胀痛,仍有胸闷气短,但较前减轻,咽部异物感,夜寐欠佳,饮食及二便正常。

BP:/90mmHg,舌淡红,苔微腻,脉沉。

上方减丹参、元胡、枳壳、香橼、当归,加半夏15,厚朴15,茯苓15,紫苏15,柏子仁20。

14剂,日一剂,分早晚饭后半小时温服。

年11月16日三诊

患者述服药后自觉症状好转,无胸闷气短、心烦焦虑、咽部异物感等症状,饮食睡眠正常,二便正常。

患者复查心电图示:窦性心律,大致正常心电图;

BP:/80mmHg,舌淡红,苔白,脉稍沉。

现患者病情明显好转,无不适症状,继续巩固治疗,不适随诊。

按语

本患由于平素性情易怒,阵发性出现胸闷气短,心慌伴心烦焦虑等一系列症候,证属肝郁气结,气滞血瘀。

血行不畅,心失所养则出现胸闷气短、心慌等一系列心血不足之症;肝郁气滞,气机不畅,郁而化火,热扰心神,神不守舍,则见心烦焦虑,少寐多梦等症状日久耗伤心气,气虚导致血瘀加重,使病情进展。

治疗当以益气活血化瘀,疏肝理气为主,辅以宁心安神,使肝气条达通畅,气畅血行,心神得安,同时补心气之虚使其神有所主,故用补阳还五汤合柴胡龙骨牡蛎汤加减治疗。

方中柴胡、黄芩疏肝胆之郁而清泄热邪;龙骨、牡蛎、珍珠母以安神定悸;瓜蒌、郁金宽胸理气;配伍佛手、川楝子、香橼、枳壳疏肝行气,宽中止痛;当归、白芍、川芎以养血柔肝,配以黄芪,益气活血;桂枝温经通络。

二诊时患者自述咽部异物感,胸闷气短较前减轻,故加半夏厚朴汤加减,用以化痰行气,半夏化痰散结,厚朴、紫苏行气开郁增强半夏功效,茯苓健脾化湿,提升机体自身行气能力。

诸药配伍,散与敛,通与补,温与清共溶于一方,使肝气条达,气血和顺,诸症自愈。

注:

中医精髓辨证论治为要,是针对个体的整体性综合调理,不同的个体根据患者病情、体质的不同,随时调整处方用药,一人一方,切忌一方多人服用,否则可能导致病情延误或加重,要在医生的指导下用药。

(文章内图片均来自于网络)

徐惠梅主任简介

主任医师,医学博士,二级教授,国家级著名中医心血管病专家,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黑龙江省名中医,首届省级“龙江名医”。

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指导老师,国家中医心血管病重点专科带头人,中华中医药学会心血管病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国中药协会心血管药物研究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高血压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心血管病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黑龙江省级领军人才梯队带头人,黑龙江省卫生系统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黑龙江省卫生计生专业技术高层次优秀人才,黑龙江省省委干部保健专家,黑龙江省中医药学会心血管病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黑龙江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常务理事,黑龙江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心脏重症分会副会长,黑龙江省医师协会心血管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黑龙江省龙江医派研究会常务理事,黑龙江省中医药科学院冠心病专病研究所所长等。

从事心脑血管等相关疾病临床、科研及教学工作30余年,师从国医大师张琪教授及名老中医郭文勤教授,先后承担国家级、省部级课题多项,获奖多项。

擅长治疗心脑血管疾病及疑难杂症,特别是冠心病、心肌梗死,冠心病多支病变,冠脉重度狭窄,冠脉支架术后再狭窄,心血管病伴心理性疾病(双心疾病),心脏神经官能症,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焦虑、抑郁),各种心律失常,心力衰竭,风心病,扩心病,心肌炎,高血压病,高脂血症,脑梗塞,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等。

●出诊信息●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moluof.com/gbyf/1266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