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3》近日播出后,有一位网友发出了片中盘穿山灶的陕州厨师薛师傅的截图,并配文“希望摄制组可以联系到影片中的老薛,建议他尽快做一次全面的健康检查。老薛有比较典型的杵状指。”这一话题顿时引起热议,杵状指是什么,与健康又有什么关系?
什么是杵状指从纪录片中可以看到,薛师傅的十个手指指端较常人更为肥厚、膨大,这确实是典型杵状指的表现。
医院心外科主任医师林雷介绍,杵是指舂米或捶衣的木棒。杵状指也被称为鼓棰指,表现为手指末端增生、肥厚、呈杵状膨大。其特点为末端指节明显增宽增厚,指甲从根部到末端呈拱形隆起,使指端背面的皮肤与指甲所构成的基底角等于或大于°,而正常人则为°。另外,这种表现也在一部分人群的脚趾上可以发现,被称为杵状趾,但由于人体脚趾较短,没有手指表现典型。
一般认为,杵状指与动脉血氧量不足及血流增快等因素有关,多因慢性组织缺氧、代谢障碍及中毒造成指端组织增生所致。杵状指本身并不是疾病,但可能是多种疾病的表现,所以有杵状指的人群不能掉以轻心。
杵状指可提示哪些疾病哪些疾病与杵状指有关系?林主任指出,很多疾病都可能会有杵状指的表现,尤其是心、肺方面的疾病。
先天性心脏病(紫绀型)最常出现杵状指,如法洛四联症、三尖瓣闭锁、肺动脉闭锁、大血管错位等。主要是由于这类先心病患儿的肺动脉压力增高,导致动脉缺血缺氧,从而造成指端组织增生。在先心病患儿中,有杵状指的并不少见,这一表现也提示家长应尽快就诊。
除了先天性心脏病,心脏瓣膜病变如风湿性心脏病等其他心脏疾病也会有杵状指表现。
呼吸系统疾病也与杵状指有关。特发性肺纤维化、支气管扩张、肺癌等肺部疾病,都可有杵状指表现。值得一提的是,肺癌作为发病率位居前茅的恶性肿瘤之一,被人们视为“洪水猛兽”。网络上有“杵状指是肺癌的早期征兆”的说法,让人担心不已。实际上,林主任认为,部分肺癌患者确实会有杵状指的表现,也有一些患者是因为杵状指就诊而被检查出肺癌的。但是,两者并不能划等号。导致杵状指的原因很多,积极就医检查才能确诊,盲目担心患癌则不必要。
还有热心网友指出,杵状指在吸烟患者中更多见。林主任对此认为,这主要还是由于吸烟是心、肺疾病的高危因素,有长时间吸烟史者患心肺相关疾病的几率更高,因此出现杵状指所致。
除了心、肺疾病,消化系统疾病如克罗恩病、慢性溃疡性结肠炎,中毒甚至外伤等原因,也可能有杵状指表现,这都需要进一步检查鉴别。
林主任强调,有杵状指的人,大多数健康方面是有问题的,建议要尽早就医,做相关检查。特别是已经有了咳嗽、胸闷、气急、发热等症状的人。初诊一般建议前往内科、呼吸科或心脏科。从这个角度而言,网友建议《舌尖上的中国3》医院做相关健康检查,确实是有必要的。经过详细的检查,明确诊断后,就可以对原发病变进行积极治疗了。
提倡健康生活防“心病”林主任指出,尽管对于已经出现杵状指的人群来说,要想让手指“恢复原貌”还不太现实。但是,经过及时发现、尽早确诊和正规治疗,大多心、肺方面的疾病是可以得到控制的,也能避免杵状指进一步嘭隆,甚至指端发紫、发黑。
作为心外科专家,林主任提醒市民,心血管疾病仍是威胁人类健康的“杀手”。心血管外科疾病主要包括冠心病、瓣膜性心脏病、大血管疾病、心脏肿瘤、心包疾病、心律失常、心功能不全等。其中前三类比较多发的疾病与我们的生活方式有一定关联。比如吃得多、动得少、抽烟等不良生活方式易伤害冠状动脉。瓣膜性心脏病尽管整体发病率有所减少,但与年龄相关的瓣膜性疾病以及缺血性瓣膜病发生却有上升趋势。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等大血管疾病的发病率近年来也不断上升,与饮食习惯西化、高血压患者日益增多、嗜酒等相关。所以,为了尽可能预防“心病”,提倡健康的生活方式,合理饮食、适当运动、戒烟限酒,都是至关重要的。
专家简介
林雷医院心外科主任、主任医师。擅长冠状动脉、瓣膜、大动脉、心包及先天性心脏疾病的诊断和手术治疗,并对术后病人的监护、危重病人的抢救有较深的造诣。
专家门诊:周二上午(总院);周二下午(闵行门诊部)。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