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庆长假家人聚会,小朋友最为开心,然而平时特能吃且爱喝饮料爱看电视的壮壮却愁眉苦脸。7岁的壮壮上个月入学体检时被发现有肝脏肿大和血液转氨酶增高。医生说如果不及时将转氨酶降到正常范围就会发生慢性肝炎和肝纤维化,将来在大学还没毕业时就可能已有肝硬化甚至肝癌。家中亲友和其他学生家长则因担心壮壮是有传染性的病毒性肝炎,总让自家小朋友少与壮壮玩。
这究竟是什么回事呢?
壮壮的肝炎真的有传染性吗?
怎样才能让壮壮的肝炎早日康复呢?
改革开放40余年,我国传染病的防治能力不断提升,有传染性的病毒性肝炎的发病率不断下降,普通人群乙型肝炎表面抗原阳性率从原先的10%以上降到目前的6%左右,儿童乙肝表面抗原阳性率则已降至0.5%,甲型肝炎、丙型肝炎、戊型肝炎在儿童青少年中现已很少见到。然而,随着肥胖、代谢综合征和糖尿病的流行,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现已取代有传染性的病毒性肝炎成为我国第一大肝脏疾病,累及三分之一左右的成年人口,四分之三以上的健康查体转氨酶增高是由并无传染性脂肪肝所导致。当前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的起病日渐低龄化,越来越多普通百姓的小孩发现有脂肪肝。
为什么要重视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其患病率在5-6岁儿童中约为3%,在青少年中约为8-11%,而在肥胖青少年中则高达38%以上。最近,我们系统综述了9项包括例亚洲儿童脂肪肝的流行病学研究发现,儿童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总体患病率高达5.53%,与年以前的研究相比近10年儿童脂肪肝的患病率增加了1.6倍。高达40%以上的儿童脂肪肝患者有血液谷丙转氨酶(ALT)增高,ALT增高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也就是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的总体患病率为2.31%。10岁以上男孩脂肪肝的患病率(8.18%)显著高于女孩(3.60%)。儿童脂肪肝的患病率随着体重的增加而不断增高,体重正常儿童脂肪肝患病率为1.5%,超重儿童脂肪肝患病率为16.7%,而肥胖儿童脂肪肝的患病率则高达50%以上。此外,腰围、血压、血液甘油三酯水平和胰岛素抵抗指数等增高以及血液高密度脂蛋白水平下降也与儿童脂肪肝的发病密切相关。
什么是肥胖相关脂肪性肝病(OAFLD)?
当前,生命早期肥胖的流行将导致儿童脂肪肝发病率上升,而儿童期脂肪肝将持续至成年。鉴于儿童脂肪肝最为常见的原因是超重和肥胖,有学者建议将儿童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定义为肥胖相关脂肪性肝病(OAFLD)。首字母缩写OAFLD警醒临床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