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每年导致死亡最多的疾病是什么吗?
很多人往往首先想到的是癌症,但你错了,在我国,心血管疾病导致的死亡率是最高的,虽然癌症的发病率在不断提高,但是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也在不断提高。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年报告,我国的冠心病死亡人数已列世界第二位,《中国心血管病报告》指出,我国冠心病患者有万。
冠心病是因为冠状动脉出现粥样硬化而引起的,我们常听到有人心脏猝死的新闻,基本都是冠心病引起的,这也说明冠心病发病突然,死亡率高。
冠心病最爱找上这4种人
(1)40岁以上的男性和绝经后的女性
冠心病常见于4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男性多于女性。
女性绝经后,雌激素水平快速下降,冠心病的发病率也会开始上升。
不过,近年来,受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和高油高脂肪的饮食习惯的影响,冠心病患者有年轻化的趋势,经常看到有人二三十岁就血管就堵住了。
(2)抽烟酗酒的人
我们都知道吸烟对肺不好,容易导致肺癌。但事实上,香烟对血管的损害也非常严重。烟草中的有害物质会破坏血管内皮,加速动脉粥样硬化的进程。
而饮酒不利于血脂控制。要知道,摄入的酒精会优先被肝脏代谢掉,大量的胆固醇得不到肝脏的“青睐”,只好沉积在血管里,加重动脉粥样硬化。
(3)A型性格的人
已经有很多的研究表明,冠心病跟性格有很大关系,A型性格者患冠心病的风险至少是B型性格的2倍。
A型性格的人人雄心勃勃,脾气暴躁,干练利索,性格外向,办事的节奏快,有时间紧迫感,争强好胜,遇到困难也不罢休,对任何事情都有一种不满足感,一件事情没有做完,又去做另一件事情,四处奔忙。
(4)有心脏疾病家族史
冠心病不是一种遗传病,但是冠心病有家族聚集现象。
有冠心病家族史的人冠心病的发病率是没有相关家族史人群的2~3.9倍。
得了冠心病,要坚持3个习惯才能长寿
习惯一:少发火
《素问》中说:“怒伤肝,喜伤心,思伤脾,忧伤肺,恐伤肾”。
强烈的情绪激动,会增加心脏的负担,使心率,血压失常,影响人的睡眠,导致免疫系统的紊乱,身体代谢机能损伤。
并且促进血管垃圾毒素的堆积,加速血栓形成,从而诱发冠心病,心梗,脑梗的发生。
习惯二:少盐糖
过量摄入食盐,会导致人体储存过量水分,致使血压升高,进而导致心脏病这一全球头号杀手。
糖,能给人体提供能量,一旦过量,也会影响人体正常的代谢功能,很可能诱发糖尿病、冠心病、心脏病等疾病。
因此控制食盐、糖的摄入量,饮食清淡,会降低患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习惯三:少懒惰
懒惰,缺少运动,容易导致肥胖,增加心脏负担,易诱发心血管疾病。
因此,不要太懒惰,要注意适当的运动。
步行及慢跑,对改善心肺功能、提高摄氧效果最好。
太极拳,动作舒缓自然,动中有静,对合并高血压、冠心病者更为合适。
保护心脏健康,多吃这三种食物,多做三个动作
三种食物:
一:豆类
豆类含钠低,含钾、镁、钙、叶酸丰富,叶酸可以降低体内同型半胱氨酸的水平,有助于降低高血压、糖尿病的发病率。
豆制品如豆腐、豆干等中所含的植物胆固醇,有利于胆酸排出,胆固醇合成量也会随之减少。
二:植物油
用核桃油、紫苏仁油或者有机亚麻籽油做菜,这些植物油之中是富含Omega-3类多不饱和脂肪酸α-亚麻酸及其他不饱和脂肪酸,可以帮助维持正常心脏血管功能。
中国营养学会年版,推荐α-亚麻酸(Omega-3脂肪酸)每日摄取量-毫克。
不饱和脂肪酸Omega-3系列的α-亚麻酸,是人体现在缺乏最严重的脂肪酸,很多实验得出α-亚麻酸具有降低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和极低密度蛋白,升高血清高密度脂蛋白的作用,从而可以降三高,预防心血管疾病。
所以,日常用这类植物油做菜,不论是凉拌,还是油淋菜,或者是做调和油,都可以满足人体对Omega-3脂肪酸的需求,还可以满足你的味蕾。
三:红色食物
现代研究表明,大红枣中的环磷酸腺苷(cAMP)能够扩张血管,增强心肌收缩力,增加血液携氧量,使供给心脏的氧气增加,让心脏能更好完成血液循环运作。
葡萄柚果肉红嫩,多汁爽口,味道偏苦,正符合了心脏喜欢的食物的特征。同时,葡萄柚含有钾,却不含钠,称的上是维护心血管的最佳水果。
红苹果富含钾,可减少因钠摄入超标引发的高血压风险。苹果还富含的膳食纤维,增加膳食纤维,尤其是可溶性膳食纤维可减少胆固醇的吸收,促进胆固醇从人体内排出,降低冠心病发生风险。
另有研究表明,不可溶性膳食纤维与心血管病风险降低相关,并可延缓高危人群向心血管病患者转化的速度。
三个小动作:
一:踮脚尖走路
踮脚尖是一种很不错的有氧运动,它能使人的心率保持在每分钟次左右,让血液可以供给心肌足够的氧气,有益人的心脏、心血管健康。
垫脚尖走路因人而异,每次走30~50步,稍稍休息一下,然后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再重复几组。
速度可自我调节,以感觉舒适轻松为宜。初始练习者可以扶着墙,熟练以后就不用借助外物了。
也可以站着踮脚尖,首先把双脚并拢着地,用力抬起脚跟,然后放松落下,重复20—30次。踮脚尖不受场地限制,只要是站立的状态随时随地都可以做到。
二:下蹲
两脚分开,与肩同宽,双臂前伸,松腰屈膝慢慢下蹲,上身尽量保持平直,停留10秒钟左右,两手收回,叉腰缓慢起身。
同时,配合适当的呼气吸气,重复下蹲15~30次,休息片刻,每天可进行3~5遍(看体力进行)。
下蹲时,通过双腿肌肉对血管的挤压作用,能加快静脉血液回流,对心脏十分有益。
三:伸懒腰
古人养生十大要诀中很重要的一条:“常伸懒腰乃古训,消疲养血又养心。”可见古人对伸懒腰也还很热衷的。
懒腰,集深呼吸、扩胸、展腰、举臂、绷腿等动作于一身,可通畅血脉、活络筋骨,有意地伸上几个懒腰,可以令全身舒爽、精神充裕。
即使身体本身并未感觉疲劳,伸上几个懒腰也会让人神清气爽。
在繁重的劳动或久坐、久卧之余,尤其是长时间办公的间隙舒服地伸上几个懒腰,不仅消除了疲劳,还可塑身、减肥,效果良好,轻轻松松便能收获健康。
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麻烦联系删除,谢谢!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