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哪个湿疹医院好 http://m.39.net/pf/a_9150611.html
讲者医院心内科马剑英教授
目前新冠肺炎疫情(NCP)仍然非常严重,防控NCP期间,很多冠心病支架植医院就诊,那么这些患者在家应如何进行自我保养?如何自我检测?现在,我们就大家所关心的此类问题进行相应的解答,希望能为特殊时期广大冠心病支架植入的患者提供一些帮助。
(一)冠心病支架术后患者自我保健
1.控制好血压、血糖、血脂
高血压及高血糖更多是需要自我管理的疾病,在服用药物期间,家庭自测血压、血糖非常重要,特殊时期更需要进行规范化家庭血压、血糖监测并且达标,同时还要继续控制好自己的生活方式。血脂管理除了需要改善生活方式之外,还需要验血,建议就近原则化验血脂、血糖、肝肾功能及肌酶,化验结果可以进行网上咨询来调整药物直至血脂达标。
2.戒烟、戒酒
吸烟是支架植入后再狭窄非常重要的危险因素,因此一定要戒烟;饮酒容易引起血压、血糖控制欠佳,因此建议戒酒。有说吸烟、饮酒能够预防新型冠状病毒感染,从科学的角度看,这种说法至少目前还没有科学依据。3.作息规律,适量运动
合理而规律的作息不仅仅对冠心病支架术后患者恢复有帮助,而且有助于增强免疫力、更好的控制好血压和血脂。久坐不运动不利于冠心病支架术后的康复,因此建议在身体基础状况正常的情况下可以做些适当的锻炼,比如在家里可以练练八段锦、太极拳等。也可以在空旷的地方每天散步、慢跑半个小时到一个小时等锻炼方式。每周3-4次,可以根据自身情况调整,但不建议时间过长及强度过大,4.避免情绪紧张
患者在注意防护的同时,也要避免过度紧张和焦虑,少刷手机。过度紧张、心理压力过大会导致血压血糖控制不佳、作息规律紊乱,从而加重心脏负担,易引起支架术后病情复发。
(二)冠心病支架术后用药冠心病支架术后患者多数服用5种到7种药物不等,甚至更多,这些药物一般情况下需要服用至少1年。因此,1年之内,如果没有特殊情况,换药或停药的可能性不大。但如果服药期间血压、血糖、血脂控制不达标或出现肝功能损伤、肌酶增高,需要根据具体情况继续服用、调换或停用药物,肝功能损伤、肌酶增高一般与降血脂药物有关。因此,建议出院以后需要谨遵医嘱,定期复查肝肾功能、血脂、血糖和肌酶,结果可以通过网上咨询发给医生指导下一步的治疗。
部分患者除了冠心病以外还合并房颤,服用华法林或达比加群酯、利伐沙班等药物治疗,如果是同时服用华法林,建议定期检测凝血INR值,维持在2-3之间,如果是服用达比加群酯或利伐沙班等,不需要检测INR值。
服用抗血小板药物期间,需要自我观察大便颜色,如果出现黑便需要立即送检粪OB,观察是否合并消化道出血,如果粪OB阳性,需要立即就诊,咨询心内科和消化科医生。
有患者服药期间出现牙龈出血、鼻衄(鼻出血)、皮下紫斑的情况。如果仅仅是清晨一过性牙龈出血、鼻衄,可以继续服药;如果牙龈出血、鼻衄频繁,需要咨询调整双联抗血小板药。同样,皮下紫斑不多继续服药,紫斑多、影响生活质量需要咨询仔细调整抗血小板药。
如果家中没有药了,医院或正规药店及时补充。只要大家做好防护,出门戴好口罩,在任何环节都与人保持足够距离,医院的公共设施,还是可以最大程度上避免感染。
(三)冠心病支架术后复查冠心病支架植入术后常规建议1年住院检查,除了观察支架植入后有无再狭窄之外,还可以观察其它地方有无新增血管狭窄。对于没有症状的患者,在疫情期间,建议暂时不急于住院复查,等疫情过后再通过门诊登记住院检查。
如果支架植入后出现胸闷、胸痛等不适,尤其是与支架植入之前的症状相似,或者活动后出现、休息可缓解,提示可能有新发病变出现或支架再狭窄,如果发作不频繁、时间不长,建议通过预约门诊就诊评估;如果发作时症状超过15分钟、伴有出汗、夜间发作痛醒或含服硝酸甘油半小时方能缓解,需尽快就诊评估病情;如果症状发作超过30分钟、硝酸甘油不能缓解、大汗淋漓、频死感等,需要立即至急诊胸痛中心就诊。
(四)冠心病支架患者是否易感人群首先NCP全人群均易感,由于冠心病患者多为老年人,合并基础疾病的患者比例更高,感染NCP后更容易发展为重症患者。因此,冠心病支架术后患者也是易感人群和高危人群。(五)冠心病支架患者如何避免NCP感染虽然冠心病患者面临更大的风险,但通过严格的防护措施,还是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感染的机会。
NCP主要的传播途径是为直接传播、气溶胶传播和接触传播。因此我们需要避免聚集,减少不必要的出行;注意防护,出门戴口罩,避免近距离接触;勤洗手,尤其是接触门把手等公共设施以后;多通风,保持空气流通,但同时一定注意保暖。马剑英医院心内科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卫生部冠心病介入培训基地培训导师。年获得复旦大学博士学位。年6月至9月至德国UKB医院参考访问,年7月至年12月至医院援疆,获得第七批省市援疆工作优秀个人荣誉称号。主要从事冠心病的介入治疗,个人每年完成近例冠心病患者的介入治疗。擅长冠心病慢性完全闭塞病变的介入治疗,现为中国冠状动脉慢性完全闭塞病变介入治疗俱乐部会员。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介入学组委员,中国医促会青年分会副主任委员。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项,科技部攻关课题一项,已发表文章30余篇,第一作者SCI文章7篇。年2月获得全国第十二届介入心脏病学论坛优秀论文奖励。本文内容为《门诊》杂志原创内容转载须经授权并请注明出处。
门诊新视野|《门诊》杂志官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