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冠心病,很多年轻人都不屑一顾,似乎在他们的眼中,冠心病是中老年人的专利,年纪越大、患病的可能性才会越大。自己年纪轻轻,不会被它找上门的。
然而根据近几年的调查发现,冠心病在45岁以下人群的发病率在逐年上升,反而45岁以上人群的发病率在下降。
冠心病的发病机制非常复杂,涉及到代谢、遗传、环境等各个方面,并没有一个单纯的病因。
但是经过流行病学和临床医学工作者多年的研究,目前已经明确了很多冠心病的危险因素。它们并不一定是导致冠心病的罪魁祸首,但是却可以让冠心病的发病概率大大增高。
图源:giphy
01
吸烟
吸烟会升高血清胆固醇,引起脂质代谢紊乱,加速血管壁的动脉粥样硬化程度,为冠心病的发生和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
同时,烟草中的一氧化碳还会与血红蛋白结合,使血红蛋白丧失携氧的能力和作用,导致心肌缺氧,从而损伤血管内皮。内皮受到损伤后,会导致脂质的沉积,促使动脉粥样硬化形成,最后导致血管变得狭窄、阻塞,冠心病也就发生了。
图源:soogif
02
肥胖
冠心病病人未必都是肥胖,但肥胖者比瘦者更易患冠心病。
超重的人,心脏的负荷也会增大,心脏长期超负荷工作,就会受损。而且肥胖的人通常吃的比较多,摄取的热量也多,容易患上高血脂,增加斑块形成和动脉粥样硬化的风险。
同时肥胖的人胰岛素生理作用减弱,为了维持正常的血糖水平,身体就会增加胰岛素的分泌,最终导致糖尿病的发生。而糖尿病患者的血管内会因为一系列氧化应激反应、胰岛素抵抗等,损伤血管细胞,开始或加速冠状动脉的粥样硬化的进程。
图源:giphy
03
高血压
高血压是冠心病的主要危险因素,越是患高血压时间长、控制不佳的人,就越容易出现冠心病。
这是因为持续升高的血压,不仅会增加心脏的泵血压力,同时长期受到血液冲击的血管,也会出现血管壁变厚、血管腔狭窄、动脉硬化等问题,最终引发冠心病出现。
04
压力大
压力大、经常情绪化的人也是动脉硬化的高危人群。
长期精神紧张、焦虑必然造成交感神经兴奋,血管收缩和痉挛,同时血管压力也会增加,造成血管内皮损伤、脂质沉积而导致动脉硬化。
除这些之外,冠心病的危险因素还有年龄、家族疾病史这样的因素,但这些都是我们无法改变或控制的。
我们能做的,是尽量避免上面提到的那些危险因素,不做这4类人。均衡饮食,适度运动,舒缓压力,保持好心情,控制好慢性疾病,定期体检,能帮助我们远离冠心病的麻烦。
本文部分内容来源于妙佑医疗国际(MayoClinic)知识库,由惠每医疗审核,授权高济医疗发布。
END
向上滑动查看
温馨提示
疾病知识科普和相关建议仅作交流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专业医学问题请咨询专业医生或专业医疗机构,仅依照本文而做出的行为造成的一切后果,由行为人自行承担责任;部分内容来自网络公开渠道,版权归原作者或机构所有,且仅作为科普传播素材,非商业用途,若有侵权,烦请联系我们删除。
“30分钟达”为商品配送的最短时间,具体配送范围和送达时间,请以第三方运力为准。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