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性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CoronaryArteryDisease),是一种由于冠状动脉固定性(动脉粥样化硬化)或动力性(血管痉挛)狭窄或阻塞,发生冠状循环障碍,引起心肌氧供需之间失衡而导致心肌缺血缺氧或坏死的一种心脏病,亦称缺血性心脏病。多见于40岁以上的男性;自40岁开始,每增加10岁,冠心病的患病率增1倍。男性50岁,女性60岁以后,冠状动脉硬化发展比较迅速,同样心肌梗塞的危险也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长。
1.隐匿型冠心病无症状,在体格检查时,发现心电图有ST段压低或T波倒置变化。
2.心绞痛典型心绞痛有5个特点,即(1)突然发作的胸痛,常位于胸骨体上段或中段的后方,可放射至左肩、左上肢前内侧达无名指与小指;(2)疼痛性质为缩窄性、窒息性或严重压迫感。重者出汗、面色苍白,常迫使患者停止活动;(3)常有一定诱因,如劳累、兴奋激动、受寒或饱餐后发生(亦有少数为自发性);(4)历时短暂,常为1~5分钟,很少超过10~15分钟;(5)休息或含用硝酸甘油片(1~3分钟,偶至5分钟)后,迅速缓解。3.心梗主症有:
(1)疼痛:疼痛部位和性质与心绞痛相似,但程度较重,患者常有难以忍受的压榨、窒息及濒死感,持续时间可
长达数小时或数天,用硝酸甘油无效。疼痛部位多在
胸骨后,但范围较广,常涉及整个心前区。有时疼痛
性质及部位不典型。
(2)心力衰竭和休克。
(3)心律失常。
1.年龄冠心病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与年龄关系密切,多在40岁以后发病,每增加10岁,患病率递增约1倍。冠状动态脉粥样硬化程度随年龄增大。
2.性别冠心病多见于男性,男女比约为2~5:1。
3.体重肥胖已明确为冠心病的首要危险因素,可增加冠心病死亡率。肥胖被定义为体重指数(BMI=体重(kg)/身高平方(m2))在男性≥27.8,女性≥27.3.BMI与TC,TG增高,HDL-C下降呈正相关。
4.高脂血症脂质代谢紊乱是冠心病最重要预测因素。总胆固醇(T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和冠心病事件的危险性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胆固醇与低密度脂蛋白含量高者,冠心病患病率高。呈正相关。LDLC水平每升高1%,则患冠心病的危险性增加2~3%。甘油三脂(TG)是冠心病的独立预测因子,往往伴有低HDLC和糖耐量异常,后两者也是冠心病的危险因素。
5.高血压高血压病人冠心病的患病率较血压正常人高2-3倍左右。高血压使血管内压力升高而损伤内膜,并可加速血浆进入血管壁,从而促进血浆脂质在内膜中沉积,加速动脉粥样硬化形成。收缩期血压比舒张期血压更能预测冠心病事件。~mmhg的收缩期血压比90~94mmhg的舒张期血压更能增加冠心病死亡的危险。
6.吸烟现已公认,吸烟对心血管有不良影响,它仅次于高脂血症与高血压,为冠心病的第三个大危险因素,是唯一最可避免的死亡原因。冠心病与吸烟之间存在着明显的用量-反应关系。吸烟使血管内皮功能紊乱,血栓生成增加。同时长期吸烟者LDL胆固醇升高,HDL胆固醇降低,而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与血浆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呈负相关。吸烟使低密度脂蛋白升高的同时还使其易于氧化,氧化低密度脂蛋白是损伤血管内皮细胞及其平滑肌细胞的主要物质,从而引起周围血管及冠状动脉收缩、管壁变厚、管腔狭窄和血流缓慢,造成心肌缺血、缺氧。
7.糖尿病冠心病是未成年糖尿病患者首要的死因,冠心病占糖尿病病人所有死亡原因和住院率的近80%。
8.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血浆或血清中游离及与蛋白结合的同型半胱氨酸和混硫化物含量增高,由甲硫氨酸代谢障碍引起。同型半胱氨酸(HCY)是心血管疾病发病的一个重要危险因子。血液中增高的HCY因为刺激血管壁引起动脉血管的损伤,导致炎症和管壁的斑块形成,最终引起心脏血流受阻,因此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是冠心病和中风的一个独立、重要的危险因素,增加心脑血管疾病的死亡率。
9.久坐生活方式不爱运动的人冠心病的发生和死亡危险性将翻一倍。
10.饮食高脂肪、高糖、高钠和纤维摄入过少是主要的饮食问题。高脂肪食物,特别是动物性脂肪和油炸食品中的反式脂肪酸的摄入过高容易引起肥胖、胆固醇升高等健康问题。高糖,如糖分比例很高的饮料、零食等会使血糖升高过快,容易导致葡萄糖耐受不良,进而发展成二型糖尿病。高钠饮食是指平时食物中食盐含量过高,主要代表有腌制食品、罐装肉类等。北方地区饮食也偏爱重口。高钠饮食可以使得肾小管在吸收钠离子的时候将水分也一起吸收,所以会容易引起血压高。最后低纤维饮食不利于总胆固醇、LDL的降低。
11.尚有遗传,饮酒,环境因素等遗传因素可能造成代谢缺陷,发生高脂血症,内膜损伤、肥胖、高血压等,这些均促进动脉粥样硬化形成,促发冠心病。
冠心病的一级预防——即对危险因素的干预。
公认的冠心病危险因素包括:男性,有过早患冠心病的家族史、吸烟、高血压、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浓度经重复测定仍<0.9毫摩/升(35毫克/分升)、糖尿病,有明确的脑血管或周围血管阻塞的既往史,重度肥胖(超重≥30%)。除性别与家族史外,其它危险因素都可以治疗或预防。
1.降低血压血压升高、高胆固醇血症和吸烟被认为是冠心病最主要的三个危险因素。目前强调在抗高血压治疗时需同时注意控制其它危险因素,因为血压升高易伴有高血脂、高血糖、纤维蛋白原升高以及心电图不正常。
2.降低血清胆固醇实验表明,只有维持较长时间的理想胆固醇水平,才能达到预防冠心病的发病或不加重冠心病的目的。建议主要通过非药物途径在人群中预防血脂升高。首先,应广泛开展卫生宣传。血清总胆固醇水平与冠心病有极显著的相关性。当总胆固醇在5.2~6.21毫摩/升(~毫克/分升)或(和)LDL-C为3.4~4.1毫摩/升(~毫克/分升)时,可采取非药物的干预,总胆固醇≥6.24毫摩/升(毫克/分升)的高胆固醇血症者,应在医生指导下采取药物和非药物两种降脂措施。
3.宣传戒烟和劝阻不吸烟采取各种措施向无烟社会迈进,例如,禁止青少年吸烟,提倡中年人戒烟,劝告老年人少吸或吸低毒烟等。
4.减肥主要是减少热量的摄入和增加运动量,超重和肥胖者应减少热量。但通过极低的热量摄入或完全饥饿以达到迅速减重的方法,是不可取的。此外,因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始于儿童及青少年时期,故冠心病的预防应从儿童开始。重点应注意不使儿童过胖,预防血压升高及阻止儿童成为烟民。
1、生活习惯?戒烟限酒,必要时戒酒。?日常膳食建议:注意控制食物热量、改变饮食习惯。饮食以清淡、低盐、蔬菜、适度蛋白质、低脂肪食物为主,种类多样,新鲜适量。?如经正规检查您未患冠心病,建议您控制主食及脂肪的摄入量,尽量少用或不用糖果点心、甜饮料、油炸食品等高热能食品,少吃腌制的高盐食物。多进食有降脂作用的食物,玉米、燕麦、洋葱、大蒜、苹果、柚子、山楂,以预防冠心病的发生。?如经正规检查您患冠心病,应禁吃刺激性食物和胀气食物如浓茶、咖啡、辣椒、咖喱等刺激性食物,切记暴饮暴食,晚餐也不宜吃得过饱,以防止诱发心绞痛和心肌梗死。2、运动指导坚持适量体育锻炼,注意调整身体与运动量、加强体质训练。
3、心理指导建议保持乐观、积极的心态,积极学习心脑血管疾病防治知识,增加对疾病的认识,主动与医学专家交流,定期了解心脑血管疾病研究新进展。学习自我减压的有效方法,学会放松,多与朋友交流。
4、饮食指导绿色★是对您健康有益的影响因素,★的数量越多越推荐。红色◆是对您健康不利的影响因素,◆的数量越多越应避免。
低脂饮食
★★★
菜花
★★
瘦肉
★★★
巧克力
◆◆
鱼类
★★★
煎炸食物
◆◆◆
蛋清
★★
肥肉
◆◆
新鲜蔬菜
★★
果糖
◆◆◆
燕麦
★★★
腌制食物
◆◆
小米
★★
鱼籽
◆◆
黑芝麻
★★
蟹黄
◆◆◆
黑木耳
★★
动物内脏
◆◆
虾
★★★
高脂肪食物
◆◆◆
海带
★★★
高糖类的食品
◆◆◆
发菜
★★
葱、蒜,姜、辣椒
◆◆
5、健康保健?既往有胸闷、胸痛、活动时心悸等情况,医院去进行系统体检,从而能早期诊断、早期治疗。
?根据医生建议选择进一步做心电图、运动平板试验、放射性核素、超声心动图、冠状动脉造影等相关检查。
?
文章来自网络版权归属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诺康细胞提供的干细胞是从脐带、胎盘中提取的一种修复器官机理的未完全分化的原始细胞,具有自我更新、多项分化和高度繁殖的能力,医学上称为“万能细胞”,它是形成人体各种组织器官的起源细胞。干细胞对临床上一些疑难疾病的治疗如:脑瘫、老年痴呆、脑萎缩、帕金森病、中风、肝硬化、糖尿病、红斑狼疮、股骨头坏死、软骨和关节损伤、心脏和脊髓损伤等,取得显著效果,它拥有更加鲜活细胞能量,可以快速、有效进入体内,分泌多种有益细胞因子,调节体内微环境,激活干细胞再生能力,重启时光之门,让肌肤藏起岁月的痕迹,追溯青春绽放源头,实现对人体衰老状态减缓,同时有效改善身体亚健康以及预防肿瘤发生。公司与国内多所科研机构及高校进行广泛的技术交流与合作,共同开发在抗衰老、整形、美容、科研和疾病治疗等领域的干细胞应用技术。固话1:88098固话2:--
手机:
扫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