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老讲病例并非都是冠心病

网络推广求职招聘交流群 http://www.dashoubi.org.cn/news/zxzx/2021-09-19/176688.html
在上期曾老讲病例故事栏目并非都是冠心病,曾老为我们介绍了几个误诊为冠心病的例子,提醒冠心病诊断扩大化需要引起警惕,本期我们继续看下面几个病例。病例1输入标题患者女性,52岁,因胸骨后有烧灼感,逐渐加重近3个月,不但她自己怀疑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连医生也拟诊为冠心病,将她医院病房。在心内科做了详细的全面检查,未发现异常,故认为是神经官能症,嘱出院。其后患者症状未见减轻,3个月后,出现吞咽时疼痛加剧的现象。医院诊视,经食管镜检查,发现为食管癌,已溃破,继发化学性纵隔炎(食管癌穿透后,食物进入纵隔,引起继发性纵隔炎)。病例2输入标题患者女性,71岁,半年来常有左肩背痛。一日,在家拖地时突发胸骨后下方剧痛,硝酸甘油舌下含服,约20分钟后渐好。次日做家务劳动时,又有同样症状发作,家人和患者自己都认为是心肌梗死,医院急诊。经查心电图正常,肌钙蛋白T(TNT)、肌钙蛋白I(TNI)阴性。留院观察,并紧急做心肌核素扫描加踏车试验,结果也无异常发现。其后,经B超证实有多数小胆石。最后诊断为:胆石症,胆心综合征。体会近些年,由于健康教育的普及,人们对冠心病的认识较以往有明显提高,因对心绞痛不了解而延误就诊的情况比从前少多了。这本来是一种好现象,但有时又走向了另一极端,似乎人除了冠心病就不会得其他疾病。古代名医孙思邈在谈到医疗工作的难度时,曾经指出病有内同而外异,也有内异而外同。意思是说:一方面,同一种疾病可能出现不同的症状;另一方面,不同的疾病也可出现相同的症状。这些见解是颇有根据的。心绞痛通常表现为胸闷憋气,但出现这些症状却不一定都是冠心病。按医学书上叙述,有许多疾病可出现这类症状,涉及心内科、消化内科、内分泌科、血液科、肿瘤科、普通外科、骨科、神经科等疾病。有些统计材料表明,有胸闷憋气症状,最后确诊为冠心病的,大约只占1/3。大家都知道硝酸甘油可以缓解心绞痛,所以认为凡是用硝酸甘油后有效就一定是心绞痛。其实,硝酸甘油对胃痉挛、肠痉挛、胆道痉挛等情况也很有效。此外,还有些患者对医生说用硝酸甘油有效,但细问才知是要过40~50分钟才见效,那很可能并非药物作用,而是病情自己缓解。因为,如果硝酸甘油有效,应该在3~5分钟内见效。不过,应该引起注意的是,剩下的2/3虽然不是冠心病,但并非不值得重视。其中除外一部分是功能性问题外,也还有些不可忽视的重要疾病。就像上面举出的两个病例那样。冠心病是比较重要的常见病,人们对其提高警惕当然也是应该的,但从实际情况看似乎有点“草木皆兵”。有专家估计,目前冠心病的误诊率(即把本来不是冠心病的诊断为冠心病)高达50%,说明确实是太过头了。更值得提出的是,把本来不是冠心病的患者诊断为冠心病,又同时意味着遗漏了对其他疾病的诊断。就像前面说到的第1例患者,食管癌没有被及时诊断,耽误了好几个月,就失去了最佳治疗时机。这种损失很难弥补。

当然,及时正确的诊断主要依靠医生。但事实上,特别是有些知识的人,因为一心只怕冠心病,就诊时容易有意无意地模仿冠心病来叙述自己的症状,形成“误导”。如果患者自己知道这些情况后,更加如实地讲述病情,在诊断治疗上就可少走弯路。

(来自《全科医学周刊》年10月13日02版,转载请注明作者及出处)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moluof.com/gbzl/1260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