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读丨3月23日,关注健康每一天

脑梗来临前可能会出现这些症状

冬春季节交替,尤其是血管条件差、动脉硬化情况相对严重的老年人,极易发生脑梗。医院疼痛科主任医师罗民提醒,脑梗来临前除“睡不够”外,还有这些症状。

罗民表示,如果平时精神状态都比较好,喜欢早早起床,却突然出现昏昏欲睡、睡不够的情况,充足睡眠依然无法缓解,这时候需要考虑脑部供血不足,更要警惕脑梗的来临。此外,出现视力障碍、语言障碍、活动障碍等也应警惕。具体而言,在脑梗早期,患者会偶尔出现视物模糊、视野变窄等症状;突然感觉说话变得困难,情况比较严重的患者,还会出现口角歪斜、流口水的情况;出现四肢麻木、乏力僵硬,日常生活中体现为握不牢东西,手里的东西经常无意识滑落,平时走路不稳,经常性摔倒等。

长时间午睡或增加晚年痴呆风险

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的研究人员发表的一项研究显示,睡眠和大脑衰老之间存在“双向”关系——具体来说,更长时间、更频繁的午睡会增加晚年痴呆的风险。

在这项涵盖名老年人的前瞻性队列研究中,所有参与者都被要求在手腕上佩戴一个类似手表的设备用来测量睡眠,并计算出整个实验过程中每个人的午睡时间和频率。在长达14年的随访期间,研究者发现,与每天午睡1小时的人相比,每天至少一次1小时的午睡,会增加40%的痴呆风险。换言之,排除痴呆因素后,更长时间和更频繁的白天小睡是正常人患阿尔茨海默病的关键风险因素。

普利制药依替巴肽注射液泰国获批

普利制药宣布,依替巴肽注射液收到泰国食品药品管理局签发的批准通知,具备在泰国销售依替巴肽注射液的资格。

依替巴肽是血小板糖蛋白Ⅱb/Ⅲa受体拮抗剂。通过选择性、可逆性抑制血小板聚集的最终共同通路,可逆转因血栓形成而导致的缺血状态,适用于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的治疗。依替巴肽注射液由CORTherapeutics,Inc.最初研发,年5月在美获准上市,现由默克公司负责销售,年7月在欧洲获准上市,现由葛兰素史克公司负责销售,商品名均为INTEGRILIN,如今已在全球广泛上市销售。

烟民、糖友50岁后应定期查颈动脉

颈动脉是反映全身动脉情况的“窗口”,严重的颈动脉狭窄患者往往合并有冠心病、肾动脉狭窄或者下肢动脉狭窄。医院心脏血管病中心主任刘鹏提醒,有颈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高脂血症、糖尿病、吸烟等危险因素的50岁以上人群,应定期检查颈动脉。

颈动脉狭窄发出的预警表现为以下方面:突然发作的头晕、头痛、意识障碍;面肌麻痹、单眼突发视力丧失;躯体无力,甚至肢体的感觉、运动功能消失;失语、言语不利等语言障碍。一旦这些症状频繁发作或者突然加重,可能就会导致永久性脑损害,致残甚至死亡。

科学家揭示肽或能修复皮肤损伤

美国皮肤病学会年会发表一项研究称,有两种肽或许具有修复皮肤损伤、改善皱纹的作用。

研究人员将这两种肽应用于8名年龄在71岁至84岁白种人的前臂皮肤区域,并在处理过的皮肤区域覆盖一种聚合物贴片,这种贴片被认为能提高肽对皮肤的渗透性。在受试者佩戴贴片12天后,研究人员从使用肽的区域和其他区域分别收集3毫米宽的活检组织切片。他们发现,与未经处理的皮肤区域相比,这些肽显著提高关键蛋白质结构的水平。研究人员称,尽管这项研究支持了肽可修复某些皮肤损伤的观点,但仍需进一步研究评估其效果能持续多久。

新京报记者张兆慧整理

校对柳宝庆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moluof.com/gbyf/1350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