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落实新冠病毒疫苗“应接尽接”的接种策略,解决受种人员和接种人员在禁忌症把握方面的一些模糊认识,减少因禁忌症把握不当造成的受众人员流失和医患矛盾,按照国家卫健委发布的《新冠病毒疫苗接种技术指南(第一版)》及知情同意书和疫苗说明书的内容对新冠疫苗接种的禁忌症及相关问题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和明确,快跟着小编一起看看吧!
可以接种
1、心脏病、冠心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等疾病,不是急性发作期.
2、高血压药物控制稳定,血压低于/mmHg.
3、糖尿病药物控制稳定,空腹血糖≤13.9mmol/L。
4、甲减患者服用稳定剂量左甲状腺素(优甲乐),甲功正常。
5、慢性湿疹没有明显发作。
6、慢性荨麻疹当前症状不明显。
7、慢性鼻炎症状不明显。
8、慢性肝炎不用吃药治疗,肝功正常。
9、肺结核不是活动期。
10、银屑病非脓疱型等急性类型。
11、慢阻肺非急性发作期,无明显咳喘。
12、强直性脊柱炎无急性疼痛表现。
13、抑郁症药物控制良好,生活工作如常。
14、月经期、备孕期、哺乳期可以接种,并且可继续哺乳。
15、用于治疗糖尿病的各种药物(包括注射胰岛素),均不作为疫苗接种的禁忌。
16、对尘螨、食物(鸡蛋、花生、海鲜、芒果)、花粉、酒精、青霉素、头孢或者其他药物过敏。
建议接种
1、免疫系统疾病(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干燥综合征等等)总体原则是谨慎接种,一般来说,目前处在病情稳定的,建议接种新冠灭活疫苗和重组亚单位疫苗。
2、恶性肿瘤术后超过三年,不再进行放化疗;肾病综合征;肾移植后吃免疫抑制药物;艾滋病患者、HIV感染者。
暂缓接种
1、患有未控制的癫痫和其他严重神经系统疾病者(如横贯性脊髓炎、格林巴利综合症、脱髓鞘疾病等)。
2、恶性肿瘤患者手术前后,正在进行化疗、放疗期间。
3、任何原因(感冒、伤口感染、局部炎症)引起的发热(腋下体温≥37.3℃)。
4、痛风发作、重感冒、心梗、脑梗等疾病急性发作期。
不能接种
1、既往接种疫苗出现严重过敏反应者(如急性过敏反应、血管神经性水肿、呼吸困难等)。
2、对疫苗成分及辅料过敏者,灭活新冠疫苗辅料主要包括:磷酸氢二钠、氯化钠、磷酸二氢钠、氢氧化铝。
3、慢性疾病的急性发作期,或未控制的严重慢性病患者。
4、妊娠期妇女。
新冠疫苗接种后注意事项
1.需现场留观30分钟;
2.接种当日注射部位保持干燥并注意个人卫生,适当安排休息;
3.接种后一周内避免接触个人既往已知过敏物及常见致敏原,尽量不饮酒、不进食辛辣刺激或海鲜类食物,建议清淡饮食,多喝水,减少剧烈运动。
新型冠状病毒疫苗知情同意书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新冠肺炎,COVID-19)为新发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临床主要表现是发热、干咳、乏力、少数患者伴有鼻塞、流涕、咽痛、结膜炎、肌痛和腹泻等症状,多数患者预后良好,少数患者病情危重。随着疫情的蔓延,对全球公众健康构成严重威胁。根据当前新冠肺炎防控需要,为适龄人群开展新型冠状病毒疫苗接种。
新型冠状病毒灭活疫苗。
接种本品可刺激机体产生新型冠状病毒的免疫力,用于预防新型冠状病毒引起的疾病。
接种疫苗后发生局部不良反应以接种部位疼痛为主,还包括局部瘙痒、肿胀、硬结和红晕等,全身不良反应以疲劳乏力为主,还包括发热、肌肉痛、头痛、咳嗽、腹泻、恶心、厌食和过敏等。
疫苗接种禁忌参照产品说明书。通常接种疫苗的禁忌包括:(1)对疫苗或疫苗成分过敏者;(2)患急性疾病者;(3)处于慢性病的急性发作期者;(4)正在发热者;(5)妊娠期妇女。
接种后留观30分钟:如接种后出现不适症状应及时就医,并报告接种单位。与其他疫苗一样,接种本疫苗可能无法对所有受种者产生%的保护效果,以上内容可详见疫苗说明书。
如经调查诊断或鉴定,结论为异常反应或不能排除,根据相关规定进行补偿。
为了保证安全有效地接种,医护人员将询问以下健康信息并提出医学建议。
发热、各种急性疾病、慢性疾病急性发作期○是○否
对疫苗或疫苗成分过敏,既往发生过疫苗严重过敏反应○是○否
未控制的癫痫、脑病、其他进行性神经系统疾病○是○否
妊娠期妇女○是○否
严重慢性疾病*○是○否
*号表示本疫苗接种慎用情况
医学建议:您此次可以接种新型冠状病毒灭活疫苗。
其它情况注明:
医护人员:日期:年月日
本人已了解上述信息,承诺如实提供健康状况和是否有接种禁忌等情况。
本人已接受健康询问,同意医学建议。
监护人与受种者的关系:○母亲○父亲○其他(请注明)
受种者/监护人:日期:年月日
以上内容转自:辽健康辽医疗服务平台
卫生所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