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完造影都要注意哪些事情

“护士,这个东西勒太紧了,能松松吗?”

“护士,手腕怎么渗血了你帮我看看?”

“护士,我手现在感觉又肿又胀又麻,咋回事?”

“护士,这究竟啥时候能摘掉?”

“摘掉之后我这手上的伤口咋办?”

……

在心内科的手术日,我们总会面对着这一个个问题。相信曾经做过心脏造影的患者也曾经历过。

大家先别急,我在这里一一解答。

冠状动脉造影,被称为诊断冠心病的“金标准”,是很多冠心病患者都躲不过的一关。目前做心脏造影多数都是穿刺我们手臂的桡动脉,也就是咱们摸脉搏的地方。这里的动脉与心脏的动脉相连,通过穿刺这跟动脉后,可以沿着穿刺针送入一根很细很细的导丝进入血管,然后再沿着导丝就能把一根很细的鞘管送进动脉。这个过程只需要再穿刺部位打一点局部麻醉就可以,打麻药的时候会疼几秒钟,打完局麻就不会疼了。

在上面的步骤完成后,我们就有一个鞘管留在手臂上了,这个时候就可以沿着鞘管把造影导管沿着动脉往上送,一直送到心脏冠状动脉开口的地方,注射造影剂就可以让心脏血管显示出来,哪里有狭窄,狭窄有多重?都一清二楚了!这个过程由于血管里没有神经,一般人是没有明显感觉的,当然也不会疼。

在造影结束后,我们要拔出鞘管,然后用桡动脉压迫止血器来帮助动脉穿刺点压迫止血。你可千万别小看这个小玩意儿。众所周知,动脉压力高,若不好好压迫,一不小心,就会从手腕出现“血溅三尺”的惨烈场面。所以这个时候,压迫止血器就显得尤为重要。

那太紧了,能松松么?

由于压迫时静脉也会收到影响,手臂会出现肿胀,部分病人会有疼痛。但是一般每两个小时会减轻一次压力,形成一个逐渐减压的过程,术后6-8h后即可拆除止血器,改为弹力绷带包扎。

所以说,压迫止血器不是说松就能松的,大家千万要理解。

如果渗血了怎么办?

有时候止血器周围可以看见少许的渗血,但是并未见持续性、活动性出血,这时无需特别惊慌,可能是术中包扎伤口时残留的血液。同时,医务人员也会在术后密切观察患者穿刺部位的有无出血、血肿的情况,争取及时发现及时处理,所以。压迫止血器,顾名思义,就是要通过增加腕带的压力从而获得很好的止血效果,但与此同时也会带来一些弊端:

由于腕带过紧,会造成手部血液流动减慢,出现皮肤温度下降、手部肿胀、颜色发暗、感觉麻木,偶尔还会有疼痛等不适,这都是可预见的情况。这种时候就要听从医务人员指示,在出现上述症状后,小范围活动五指,增加血液循环。同时可以在术后稍微抬高患肢(做手术那只),缓解手部肿胀。

摘掉之后我这手上的穿刺针眼咋办?

拆除止血器后,手腕伤口三天内不要沾水,结痂后让其自然脱落,三天不要测量血压,1个月内最好不要提重物,以免穿刺处感染、出血等。

也有少数穿刺大腿股动脉的,医生会用弹力绷带包扎、压迫,这个时候就会嘱患者12小时不能活动及弯曲穿刺腿。

最后,由于造影剂是一种不被吸收的物质,为了尽快排除体外,术后除了继续输液外,还要多喝水,目的只有一个排尿。一般会要求患者术后24h内饮用-ml水加速造影剂排泄,最大程度减少在人体内的留存时间!

对于需要造影的朋友,您可以放心去做了!相信您又多了一些关于造影的知识。

吉林医院各科室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moluof.com/gbwh/1012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