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医解病▼▼▼▼▼▼▼▼▼▼▼▼▼▼▼▼▼▼▼▼▼▼▼▼▼▼▼▼▼▼▼▼▼▼▼▼▼▼▼▼▼▼▼▼▼▼▼
孙奉升:医院特聘中医专家。中华全国中医药学会风湿病委员会委员;北京中医疑难病研究会专家技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主任医师。
从事中医临床科研五十余年,主编、参与编辑《诊籍续编》《咳嗽病症治》《经方研究》《中华医药卫生综合研究》等著作,发布论文三十余篇。对各种疑难杂症的诊治有独特的见解,奇妙的思路,准确地辨证,巧妙的选药组方,取得显著的疗效,深的患者的信赖和同仁的好评!
擅长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颈肩腰腿痛、高血压、冠心病、中风后遗症、风湿类风湿、痛风、脉管炎、静脉曲张、呼吸系统疾病、男女不孕不育、妇科疾病男科疾病、性功能障碍、胃肠道疾病、肝胆疾病、及各种临床疑难疾病。
坐诊时间:每周三、周日。
▼▼▼▼▼▼▼▼▼▼▼▼▼▼▼▼▼▼▼▼▼▼▼▼▼▼▼▼▼▼▼▼▼▼当人体的冠状动脉发生粥样硬化,使血管腔阻塞,导致心肌缺血、缺氧引起心脏病,称为冠状动脉性心脏病。冠心病发病迅速、死亡率高,是一种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多发病。中医认为,冠心病属于胸痹、心痛、真心痛,是由于正气内虚,痰浊、瘀血、气滞、寒凝而引起的心脉闭阻不畅或不通的一种病证。
冠心病虽然凶险,但它的发病与生活方式密切相关,是一种可控可防的疾病。
中医的“未病”与“治未病”
中医“未病”的观点包含四个方面的含义
1无病
2病欲发而有先兆
3既病而尚未殃及之地
4病将愈,有可能出现的遗复。
中医的“治未病”由《内经》治未病的思想逐步总结而来,包含:
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瘥后防复三方面
形象比喻为“治未病”三部曲。
下面看看中医“治未病”三部曲是如何运用于冠心病的防治中。
第一部曲:未病先防
1、易患体质易患人群早期预防
冠心病有易患体质和易患人群,对照一下,若你在这个范围内,早期预防就尤其重要了。
冠心病易感体质:
●痰湿质
●瘀血质
●气虚质
冠心病易患人群:
●35岁以上男性
●有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等疾病家族遗传
●有肥胖、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等代谢综合征倾向者
●有吸烟、酗酒、缺乏运动等不良生活行为者
●精神心理压力过重,神情抑郁者
●口服避孕药或正值更年期的妇女
2调情志心病还得用“心”养
冠心病虽是器质性病变,预防养护真得用“心”,日常生活中需要调畅情志、疏达气机。“怒伤肝、喜伤心、思伤脾、忧伤肺、恐伤肾”;“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恐则气下、惊则气乱、劳则气耗、思则气结”;“暴怒伤阴,暴喜伤阳”随手抄录一段老祖宗的智慧真言,别当做老生常谈,过耳儿风吹过哦。
3调饮食防痰瘀好好吃饭
冠心病的发病与生活方式密切相关,也可是说是一种“吃出来的病”,在饮食中应该避免两类恶习:
●盐摄入超标,吸烟嗜酒、偏食肥甘厚腻之味。脾胃不堪重负,久而久之致痰湿内阻血脉,气血运行迟滞。
●饥饱无度。饱一顿饿一顿,脾胃节律失常,使脾虚生化乏源,人体宗气不足不能助心。
4调作息别偷懒适当运动
“流水不腐,户枢不蠹”,过于安逸,必气血不畅,痰涎胶固,气机凝滞。中国传统的体育运动,能活动筋骨、调节气息、静心宁神、疏通气血,太极拳、五禽戏、八段锦、金刚金等等,都是非常好的选择。
5天人相应顺时养生
人是不可分割的整体,人与自然界密切相关,防病养生应该顺应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自然界的规律,顺时养生,人与天地相互交融、和谐。记住四时养生总原则:春夏养阳、秋冬养阴。
第二部曲既病防变
1“见微知著”识别早期信号
当动脉内的粥样沉积增多,血管堵塞越来越严重,进出心脏的通道越来越不顺畅的时候,身体会出现一些明显的症状,这是早期的报警信号。
●劳累或精神紧张则胸骨后或心前区闷痛,或紧缩样疼痛,向左肩、左上臂放射,持续3-5分钟,休息后自行缓解。
●体力活动则胸闷、心悸、气短,休息时自行缓解。
●与运动有关的头痛、牙痛、胃痛、腿痛。
●用力排便时心慌、胸闷、气急或胸痛不适。
●饱餐、寒冷或看惊险片时胸痛、心悸。
●熟睡时突然胸痛、心悸、呼吸困难。
●夜晚睡眠平卧时,感到胸闷憋气,需要高枕卧位方感舒适或立即坐起、站立方能缓解。
●听到锣鼓声或其他噪声便心慌、胸闷。
●反复脉搏不齐、不明原因心跳过速或过缓。
当出现以上这些现象之一,医院检查。
2“睹始知终”分辨轻重顺逆
根据冠心病病情轻重的不同,身体会有不同的反应,注意观察,了解自己病情的实际状况。
●胸闷憋气,当胸而痛,或心前区疼痛,甚则胸痛彻背,气短喘息,不得安卧,为心脉痹阻所致。
●心胸闷痛不定时,多劳累引发,病情较轻;
心胸闷痛定时或静中发病,病情较重。
●心胸闷痛,痛沿手少阴心经循行方向向肩胛、上臂放射者,为顺经传,病情较轻浅;
若痛发于心胸之外而移至于心者,为逆经传,病情较深重。
特别注意的是,若心胸卒然大痛,持续不能缓解,伴有汗出、肢冷、面白、唇紫、脉微细或结代等证候,是瘀血痹阻心脉之真心痛,为冠心病心肌梗死的表现,病情危重,需中西并举,果断出手,及时救治。
3治病求本辨证施治
从中医的角度分析,冠心病的病机为阴阳平衡失调,心脉痹阻,本虚标实,虚实夹杂。发作期以标实为主,缓解期本虚为主。总的治疗原则:补其不足,泻其有余。
那么在病情的缓解期,本虚宜补,要调阴阳补气血,调整脏腑之偏衰,尤其重视补心气、温心阳。
在发作期,针对气滞、血瘀、寒凝、痰浊重在理气、活血、温通、化痰,尤重活血通络治法。
由于病体差异、病因不同,冠心病所表现的证候证型也不相同,治疗上应辨病辨证,因人因证施治。
第三部曲:“瘥后”防复
冠心病急性发作病情稳定后,后续往往有漫长的康复期,而且很容易复发。防止冠心病复发,重在扶助正气,强身健体,中医主要从补脾,益肾固本;调肝,疏畅气机;活血,化瘀抗凝通络和日常的摄生保健四个方面着手。
前三个方面比较专业,交给信赖的医生好了。我们重点讲讲日常的防护,下面几点注意事项,有的是生活中的小事一桩,有的需要长期恒定的坚持,都是必须努力做到。
五谷杂粮胜过肥甘厚腻
●遵嘱服药,定期复查。
●调节情绪,宽容乐观。
●外出结伴而行,携带应急药品。
●不追赶公共汽车,不迎风冒雪行走。
●心绞痛发作,立即停止活动,安静休息
●戒除烟酒,不吸二手烟。
●多吃蔬菜素食,保持大便通畅。
●适度运动,切勿过劳
●常看中医养生保健,常服中药强身固本。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