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贯穿于糖尿病整个治疗阶段,坚持运动能降低体重,减少胰岛素抵抗,促进肌肉利用葡萄糖,同时也能愉悦身心,释放压力,从而起到降血糖目的。不过糖尿病患者运动前后一定要做好护理,避免运动损伤。
糖尿病患者运动前后应如何护理?1、运动前
糖尿病运动前应由主治医生做全面评估,综合考虑年龄和性别、血脂和血压以及糖化血红蛋白水平、是否吸烟和酗酒、并发症以及糖尿病持续时间、是否有慢性病和治疗情况等,然后制定合适的治疗方案,运动前还需测试体重、血糖和血压以及心率等。有条件的话可以做专业的体能测试,其中包括有氧能力、平衡能力以及柔韧性、力量,还有运动前后的血糖水平。
若只是坚持做低强度运动,没有必要做体能测试;条件不允许的话,可以做简单的6分钟有氧运动测试,首先热身慢走10分钟左右,再以最快的速度走6分钟,然后判断有氧能力水平。若有氧能力较差,应选择低强度的有氧运动;各个指标良好的情况下,可选择中等强度运动。
2、运动过程中
运动过程中应防范低血糖,每次运动前应根据运动强度以及血糖监测结果,调节碳水化合物摄入量。持续性运动又或是高强度运动后60分钟内,应补充15克左右的碳水化合物。如饼干或馒头等,能促进肌糖原水平恢复,防止低血糖发生。不过值得注意的是,一型糖尿病患者运动前48个小时内发生过严重低血糖,不可做长期剧烈运动,以免加重低血糖症状。
另外,运动过程中多留意自身表现,若出现胸口不适、不停地冒汗、有严重的疲劳感、头痛头晕和恶心呕吐、呼吸变得急促等情况,极有可能是心脏病发作;若运动过程中出现肢体麻木或虚弱,特别是单侧肢体麻木无力、说话不清晰、看东西模糊、走路变得困难应高度怀疑中风。
3、运动后
糖尿病患者运动后应监测血糖水平,了解运动对血糖带来的影响,优化最佳的运动方案,防止因为运动量过大或运动量不足而使得血糖波动较大。每次运动完成后应仔细观察双脚,一旦发现双脚红肿、有水泡或青紫等,医院做全面检查,不可自行处理,以免诱发或加重糖尿病足,甚至会导致感染,最终只能面临着截肢。
温馨提示
一般糖尿病患者采取低强度持续运动,血糖水平就能逐渐恢复正常,几乎不会引发低血糖,所以选对运动量和运动强度至关重要。高强度运动后易出现低血糖,因为高强度运动会快速消耗肌糖原,增加胰岛素敏感性,促进血液吸收葡萄糖,利于肌糖原水平恢复,易引发低血糖延迟。所以高强度运动后应立即补充15克左右的碳水化合物,这样能降低低血糖发生风险,同时也能促进肌糖原恢复。
注:本文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
猜你想看:
空腹血糖,多少才算正常?给你一个标准答案
身上长有这种红颗粒,或离糖尿病不远了,常吃1零嘴,血糖不升高
身体出现这4个症状,说明血糖在飙升,再不注意就危险了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