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6日,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脉络学说营卫理论指导系统干预心血管事件链研究”成果发布会在北京举行。图为发布会现场。孙阳摄河北日报客户端11月16日讯(张淑会、王思达)今天,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脉络学说营卫理论指导系统干预心血管事件链研究”成果发布会在北京举行。会上,中医院杨跃进教授发布了“通心络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心肌保护研究(CTS-AMI)”成果。据悉,该研究成果前不久在国际顶级医学杂志《美国医学会杂志(JAMA)》(影响因子.7分)在线和印刷版同步发布,是我国首个发表在国际医学四大顶级期刊的中医药随机对照临床试验研究成果。11月16日,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脉络学说营卫理论指导系统干预心血管事件链研究”成果发布会在北京举行。图为杨跃进教授。孙阳摄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医院高润霖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医大师、天津中医药大学张伯礼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医院张运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络病理论创新转化全国重点实验室吴以岭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医院韩雅玲教授,中国生物技术发展中心副主任沈建忠,美国德州大学西南医学中心艾瑞克·皮特森(EricD.Peterson)教授等来自海内外的上万名医学专家学者通过线上线下参加会议。据介绍,复方中药通心络是石家庄以岭药业研发的专利中药,年上市,主要用于治疗冠心病、脑梗死,目前是国家医保甲类品种、国家基本用药目录品种。11月16日,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脉络学说营卫理论指导系统干预心血管事件链研究”成果发布会在北京举行。图为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医院高润霖教授。孙阳摄急性心肌梗死是冠心病的致命性类型。其中,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发病凶险、病死率高,已成为严重威胁公众生命健康的主要疾病。然而,目前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在接受介入治疗后虽有诊疗指南推荐的治疗药物,但部分患者仍会出现心梗再发、介入术后无复流、再灌注损伤等临床情况,导致心梗再发及心衰等严重并发症,影响患者远期预后。临床上,亟需新的药物或新的治疗策略改善ST段抬高型心梗患者的治疗现状。11月16日,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脉络学说营卫理论指导系统干预心血管事件链研究”成果发布会在北京举行。图为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医大师、天津中医药大学张伯礼教授。孙阳摄“既往研究显示,通心络可显著减少心肌无复流和梗死面积,保护心肌细胞。”发布会上,杨跃进介绍,CTS-AMI研究是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脉络学说营卫理论指导系统干预心血管事件链研究”项目的子课题,共纳入中国家医院发病24小时内的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例,开展随机、双盲、多中心、安慰剂对照临床试验。此项研究结果显示,通心络显著降低30天主要不良心脑血管事件(包括心源性死亡、再次心肌梗死、紧急冠脉血运重建和脑卒中)风险36%,降低心源性死亡风险30%;研究一年时通心络持续降低不良心脑血管事件发生风险36%,降低心源性死亡风险27%,为改善急性心肌梗死远期预后提供有效治疗药物。11月16日,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脉络学说营卫理论指导系统干预心血管事件链研究”成果发布会在北京举行。图为中国工程院院士、医院韩雅玲教授。孙阳摄“此项研究成果在JAMA发表,在中国医药研究领域具有里程碑意义。”高润霖教授在致辞中表示,CTS-AMI研究的意义不仅为通心络增加了坚实的循证医学证据,还为中西医结合以及用现代科学的方法研究中医中药作出典范,为中医药走向世界走出了一个样板,对于中国医学的发展将具有重要影响。张伯礼教授在致辞中强调,这项研究是心血管领域中西医结合取得的重大突破,是循证医学的重要成果。将为中医药临床提供思路和方法借鉴,同时也会对中医药的临床评价循证研究起到重要作用,具有重要学术意义和临床价值,希望团队总结经验向全国推广。11月16日,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脉络学说营卫理论指导系统干预心血管事件链研究”成果发布会在北京举行。图为中国生物技术发展中心副主任沈建忠。孙阳摄“通心络胶囊在我国广泛应用,是治疗心血管疾病的代表性中成药,既往系列研究显示,通心络可以显著减少心悸无复流和心肌梗死面积,有效保护心肌细胞。”韩雅玲教授在致辞中提到,CTS-AMI研究结果的发布不仅彰显了中国研究者的实力,也为中西医结合治疗重大临床疾病找到最佳结合点走出一条新路,将传承千年的中医药文化瑰宝带到全世界,赢得了国际医学界的认可。沈建忠在致辞中指出,CTS-AMI研究是首个登上国际医学四大期刊的中医药随机对照临床试验研究,是在中医药现代化历程中具有重要意义的里程碑事件,也是中医药循证医学研究的重大突破,为中医药走向国际迈出坚实的一步。11月16日,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脉络学说营卫理论指导系统干预心血管事件链研究”成果发布会在北京举行。图为美国德州大学艾瑞克·皮特森教授。孙阳摄研究参与者、美国德州大学西南医学中心艾瑞克·皮特森教授表示,这是一项高质量的随机、双盲、对照临床试验,和西方医学标准非常吻合。该研究发表在《美国医学会杂志(JAMA)》,是中药相关论文首次发表在世界顶尖杂志上。正如华盛顿大学医学院理查德·巴赫在该研究论文的“编者按”中提到的,如果我们能够确定它真正活性的有效成分是什么,对于全世界急性心梗患者的治疗将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和影响,这代表了急性心梗治疗20年来非常重大的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