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电图是体检及心血管疾病最常用的检查方法之一,基本上每个人都会接触到心电图。很多人拿到检查结果,看着一张图就一头雾水,所以了解一些基本的心电图常识和常见的心电图检查结果的意义,还是很有必要的,一来可以心中有数,二来可以减轻看到心电图报告后的恐惧心理。
先来认识下心电图上这几个基本的线条都代表什么:
“波、段、期”
“波”:指P波、QRS波、T波和U波
“段”:指PR段和ST段
“期”:指PP间期、PR间期、RR间期和QT间期
阅图重点:
①3个波:肢体导联QRS波群有无低电压,胸导联R波递增的情况,V3、V4导联有无U波增高。
②2个段:aVR导联中PR段、ST段有无抬高或压低。
③1个期:QT间期有无延长。
如果以上波形出现异常情况,就需要结合临床表现来判断患者的一个大概病情方向,常见的异常情况有:
临床上,肢体导联QRS波群低电压多见于心包积液、严重的心肌弥漫性病变、大范围心肌梗死、胸壁水肿等。
R波递增不良多见于前间壁/前壁心肌梗死、左心室肥大、左束支阻滞、导联位置过高等。
V1导联高R波可见于右心室肥大、后壁心肌梗死、心室预激、右束支阻滞、逆钟向转位、右位心、导联位置错误等。U波增高多提示低钾血症。
ST-T段改变是临床上的高频词汇,主要是用来诊断心绞痛、心肌缺血等。不过,即使心电图显示ST-T段改变,也不意味着一定存在冠心病,肥厚性心肌病、高血压、瓣膜病等均可引起ST-T改变。另外,像植物神经功能紊乱、血钾过低、药物洋地黄影响等因素也有可能引起ST-T段改变。此外,情绪紧张、恐惧、空腹和女性经期所致的交感神经张力增高,也有可能导致功能性ST-T的改变。
从QRS波群起点至T波结束所测得的这段时间可称为QT间期,目测时以QT间期≥1/2xRR间期为QT间期延长。
T波改变轻度升高一般无重要意义,如显著增高则可能为心梗超急性期、高血钾;低平/倒置,可能为心肌损伤、心肌缺血、低血钾等;T波明显倒置且两支对称,顶端居中(冠状T波)有可能急性心梗、慢性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左室肥大。
如果没有明显症状,对于大多数检查结果不需要过于紧张。不过作为心内科的医生要替患者多留个心眼,毕竟心电图检查一切正常也不能完全排除心脏疾病。
正常的心电图,不见得就是真的正常,还需要结合症状和其他体征的临床状况综合判断。
普通心电图只能描记两三分钟短时间内的心电活动,获得的信息相对有限,不容易发现心电图的动态变化。对于不少心血管疾病患者具有的间歇发作,缓解一段时间后又可恢复正常的特点,可能会漏诊。
因此,如未能在症状发作时做心电图,医生建议大家应用“24小时动态心电图”,可长时间连续记录,便于分析人体心脏在活动和安静状态下的心电图变化状况,这样更容易发现隐藏的异常。对于有基础心脏病的患者,可能症状并不明显,但是心电图却出现了明显的异常,这就要引起足够的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