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9日是第22个世界心脏日。今年的主题是“usehearttoconnect”,强调连接与联系,以心相连,以心相通。新冠疫情肆虐全球,保持社交距离已是疫情防控的共识。疫情隔开的是人与人之间的空间距离,却无法隔离心与心的关爱距离。心脏疾病是威胁人类生命健康的头号杀手,为引起人们的重视,世界心脏联盟自年起将每年的9月29日确定为“世界心脏日”。心脏病是心脏疾病的总称,包括风湿性心脏病、先天性心脏病、高血压性心脏病、冠心病、心肌炎等各种心脏病。其中冠心病是动脉粥样硬化导致器官病变的极常见类型,严重危害患者的健康。
什么是冠心病?
心脏就像一个强而有力的泵,通过有效的舒张和收缩把含氧丰富的血液输送到不同的组织和器官,保证他们的正常功能。而供应心脏自身血液的动脉称“冠状动脉”,冠状动脉发生病变导致心脏的血供受到影响而产生一系列与心脏缺血相关的症状,称为“冠心病”。
冠心病常见的原因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即血液中的脂质,主要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沉积在冠状动脉内膜上,形成粥样硬化斑块导致冠状动脉管腔狭窄达到一定程度(一般情况下在50%以上),就会引起心肌缺血缺氧而出现心绞痛等症状。
导致冠心病的危险因素有哪些?
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机制目前还不完全清楚,不过它是一个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其中,遗传、性别、年龄的因素是不可控的。同一家庭中,父母患冠心病者,其子女患病率均增高;女性冠心病患病率要低于男性;动脉硬化从幼年开始逐渐发生、发展,随着年龄的增长,其发展速度也在加快。
但是我们可以控制的是“三高”,即高血压、高血脂及高血糖。吸烟以及肥胖和精神状况。长期高血压容易引起血管硬化、血管狭窄,继而发生冠心病,高血糖和高血脂会加速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烟草中的一氧化碳、尼古丁会促进脂类物质沉着,增加血小板聚集,也能导致并加重冠状动脉粥样斑块的形成,引起冠心病的发生;肥胖者比消瘦者冠心病发病率更高,精神高度紧张或过度焦虑,也会促发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形成,或者改变已有斑块的稳定性,导致急性血栓形成引起急性心肌梗死。
冠心病有哪些常见的认识误区?
1.冠心病是老年人的疾病,青少年无需预防
近年来冠心病的发病年龄呈年轻化趋势。研究发现,两三岁幼儿主动脉即可形成高比例“脂肪条层”,随年龄增长,这种改变就会逐渐加重,从而导致冠状动脉硬化变窄而致病。因此,动脉粥样硬化预防应该提早着手。
2.运动量越大对心血管保护越有益
一旦激烈运动超出身体承受能力,发生意外的风险增大。强度适中的锻炼,如草坪剪草、房间吸尘、定期散步、健身体操、快步慢跑等,每天坚持40分钟,可以大大地降低患病风险。
3.刚做完健康体检,近期不会得冠心病
目前一般的健康体检尚不能对冠心病进行早期诊断。诊断冠心病最准确的检查依然是冠脉造影。因此,对于一些有高危因素的患者,或者一些已经有轻度症状的患者,最好进行有针对性的筛查或者到专科门诊咨询。
4.心脏血管的斑块可以通过药物“溶解”
一些药物如他汀类药物,能降低胆固醇,逆转运斑块内胆固醇以稳定斑块,减低斑块破裂风险,但目前尚无明确靶向药物溶解动脉硬化斑块,因此“溶解”斑块困难重重。
5.心脏血管狭窄就一定要安支架
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手术已成为一个非常成熟、安全的治疗手段,但并非所有冠心病患者都需要行心脏支架手术。血管狭窄大于75%并且合并有明显临床症状,通过专科医生评价认为是不稳定病变才是其适应症。
6.植入支架后不能运动锻炼
这种顾虑完全没有必要。支架植入体内后,随时间延长,心脏血管上的细胞会生长、迁移最后覆盖整个支架表面,使支架成为人体血管一部分。因此,剧烈活动不会使支架移位或脱出,更不会影响患者日常生活和运动锻炼。建议术后一个月开始体育锻炼,并以中低强度运动如慢跑为宜,不主张剧烈运动。
7.支架植入后万事大吉,无需长期服药
支架植入是通过物理方法把原来阻塞的血管疏通,如果病因不解除仍然会出现再狭窄,这就要长期服药。尤其是在一年之内还要预防支架内血栓形成,因此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片联合治疗至少一年。一年后可单独应用阿司匹林与他汀类药物长期应用,同时定期随访,遵医嘱调整药物。
编辑:颜硕审核:刘国霞
免责声明:部分文字及图片来源网络,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具有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立即删除处理。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