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心病患者如何吃更健康

心脏的营养来自于冠状动脉,当冠状动脉发生粥样硬化引起狭窄或闭塞,导致心肌缺血缺氧或坏死引起的心脏病,简称冠心病。冠心病患者往往需要终生服药。然而,部分规范治疗后的患者仍频繁发作心绞痛。究其原因,有的病人认为支架植入后,血管开通,一切就完事大吉了。殊不知,动脉硬化持续存在,如果不改变以往的生活方式,冠状动脉血管会有再次闭塞的可能。

共同了解一下冠心病的发病特点和危险因素

冠心病好发于40岁以上,尤其49岁以后;多发生于男性及绝经期女性;父母早年有动脉硬化疾病发病史,子女发病率高。年龄,性别,家族史这几项因素经过个人努力不能改变的,称为不可改变的危险因素。

研究表明,高血压,吸烟,血脂异常,超重,肥胖,糖尿病,同型半胱氨酸增高,久坐不动,A型性格等许多因素与冠心病发病密切相关。通过改变饮食和生活方式调控可以改变这些危险因素,从而利于延缓冠心病的进展。

冠心病患者如何吃更健康?

(一)食物多样,谷物为主

年《中国居民膳食指南》推荐:至少每天12种食物,每周25种食物以上。每天膳食应摄入谷薯类食物,包括全谷物和杂豆类,多吃粗粮,粗细搭配,少食单糖,甜食,如巧克力,冰激凌,各种糖果等。

(二)多吃蔬菜、水果

蔬菜、蔬菜水果中含大量的光化学营养物质,含多种维生素、矿物质、膳食纤维等。每日摄人~g新鲜蔬菜,水果。能够增加叶酸、维生素B6,维生素B12的摄入量,可降低血清同型半胱氨酸的水平,降低了高血压,冠心病,脑卒中的发病风险。

膳食纤维不被人类胃肠道的酶所消化。能保留水份,减少能量的吸收。有些水溶性纤维能与胆固醇结合,使胆固醇的排出量增加。纤维素还能与胆盐结合,一方面使脂肪和胆固醇的吸收减少,另一方面使胆盐的肠肝循环减弱,使体内由胆固醇合成胆汁的活动加强,血脂及血清胆固醇水平因而降低。新鲜蔬菜、水果含钾比较高,钾与血压升高呈负相关。

(三)常吃奶类、豆类及其制品

奶类除含丰富的优质蛋白质和维生素外,含钙量较高,是天然钙质的极好来源,缺钙可以加重高钠引起的血压升高。推荐冠心病患者要常吃奶类,以低脂或脱脂奶为宜。建议每天进食奶类-ml。

大豆蛋白含有丰富的异黄酮、精氨酸等,增加大豆制品摄人量可对血脂产生有利的影响,具有降低血清胆固醇和抗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每天摄人25g以上大豆蛋白可降低心血管疾病的危险性。

(四)少吃“坏”脂肪

膳食中总脂肪的摄入量一般不超过总能量的30%。控制膳食中饱和脂肪酸的比例,饱和脂肪酸少于总能量的10%,反式脂肪酸少于总能量的1%。推荐多吃含单不饱和脂肪酸丰富的花生、核桃、榛子等坚果类食品。每周食用1~2次鱼和贝类食品。烹调菜肴时,应尽量不用猪油、黄油等含有饱和脂肪酸的动物油,最好用香油、花生油、加不饱和脂肪酸含量较多的海鱼、豆类的摄入,可适当吃一些瘦肉、鸡肉,少用煎炸食品。应尽量减少肥肉、动物内脏的摄人。

(五)保持能量摄入与消耗的平衡

1.控制总能量,增加运动,每周中等以上有氧运动量最少达到分钟以上,配合肌力训练(查看既往文章:有氧运动量,你达标了吗),防治超重和肥胖。

2.吃清淡少盐的膳食。膳食中各种来源的钠都可影响人群的血压水平,因此应当限制氯化钠6g/d以下,有助于降压。

3.限制饮酒。少量饮酒尤其是葡萄酒对冠心病有保护作用(男性每天摄入酒精不超过25g,白酒不超过50g),但大量饮酒无益处。

心脏康复包括药物,戒烟,饮食,运动,心理睡眠多方面综合管理。管住嘴,迈开腿,保持心情平和,拥有良好睡眠,拥有健康的生活方式。这需要我们持之以恒的坚持与努力。

参考文献

[1]焦广宇,蒋卓勤.临床营养学[M]第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

[2]葛均波,徐永健.内科学[M]第8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3]年中国居民膳食指南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moluof.com/gbzs/1141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