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是冠状动脉血管发生动脉粥样硬化病变而引起血管腔狭窄或阻塞,造成心肌缺血、缺氧或坏死而导致的心脏病,常常被称为“冠心病”。
冠心病的预防可以分为三级。一级预防是针对健康人群的基础预防;二级预防是针对有了冠心病危险因素人群的预防措施;三级预防是针对冠心病病人的预防措施。三级预防的目的主要是针对不同人群采取不同的措施进行预防,早发现、早治疗,防止病情恶化等。
冠心病的二级预防—B原则二级预防:是指对患有冠心病者采取药物或非药物措施以预防病情复发或加重。冠心病二级预防的主要措施有两个:一个是寻找和控制危险因素;另一个是可靠持续的药物治疗。冠心病的具体治疗原则是:改善冠状动脉的供血和减轻心肌耗氧,同时治疗动脉粥样硬化。二级预防可以归纳为ABCDE五个原则,贯穿在冠心病发病的各个阶段。之前介绍了A、B原则,今天为大家继续介绍C原则。
C原则指降低胆固醇(Cholstrol)和戒烟(Cigartts)。胆固醇增高是引起冠心病的罪魁祸首,血清胆固醇增高应通过饮食控制和适当服用降脂药,降低血清胆固醇含量,从而降低冠心病等心血管疾病的发生率。戒烟不仅可降低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肺源性心脏病和肺癌的患病率,还可减少对血管内皮的损害,从而达到减少冠心病发生的目的。
秘降低胆固醇(Cholstrol)高脂血症根据发生异常改变的血脂成分的不同,可分为以下四种:1.单纯性高胆固醇血症(正常人的血总胆固醇应低于5.2mmol/L,如超过5.7mmol/L,即可诊断为高胆固醇血症)。2.单纯性高甘油三酯血症(指血甘油三酯超过1.7mmol/L)。3.混合型高脂血症(指既有血浆胆固醇水平升高,又有血浆甘油三酯水平升高)。4.低高密度脂蛋白血症(高密度脂蛋白小于40mg/dl)。目前,在临床上常用的降脂药物有许多,归纳起来大体上可分为五大类:1.他汀类:此类药物为胆固醇生物合成酶抑制剂,是目前治疗高胆固醇血症的主要药物。现已有5种他汀类药物可供临床选用:洛伐他汀、辛伐他汀、普伐他汀、氟伐他汀、阿托伐他汀。该类药物最常见的不良反应主要是轻度胃肠反应、头痛。与其他降脂药物合用时可能出现肌肉毒性。2.贝特类:适应症为高甘油三酯血症或以甘油三酯升高为主的混合型高脂血症,目前临床应用的主要有环丙贝特、苯扎贝特、非诺贝特等。该药常见的不良反应为胃肠反应、恶心、腹泻,严重者可导致肝损害。
3.烟酸类:适用范围较广,可用于除纯合子型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及I型高脂蛋白血症以外的任何类型高脂血症。对于烟酸的降脂作用机制,目前医学界尚不十分明确。
4.胆酸螯合剂:也称为胆酸隔置剂,常用药物有降胆宁。该药常见的不良反应为胃肠反应、恶心、便秘或腹泻,肠梗阻或头痛等。
5.胆固醇吸收抑制剂:主要通过抑制肠道内饮食和胆汁中胆固醇的吸收,来达到降低血脂的目的。
除以上5类化药外,临床也常结合使用中成药治疗高脂血症。降脂类中成药常具有活血化瘀、理气止痛、降浊通便等功效,可有效控制血脂。常用的中成药有心可舒片、荷丹片、山楂降脂片等。
秘戒烟(Cigartts)据世界卫生组织调查,在工业发达的国家中,占国家人口四分之一的肺癌患者,吸烟占90%;死于支气管炎的,吸烟占75%;死于心肌梗塞的,吸烟占25%。吸烟是许多心、脑血管疾病的主要危险因素,吸烟者的冠心病、高血压病、脑血管病及周围血管病的发病率均明显升高。烟雾中的尼古丁和一氧化碳是公认的引起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主要有害因素。统计资料表明:冠心病和高血压病患者中75%有吸烟史,冠心病发病率吸烟者较不吸烟者高3.5倍,冠心病病死率前者较后者高6倍,心肌梗塞发病率前者较后者高2~6倍。心血管疾病死亡人数中的30~40%由吸烟引起,死亡率的增长与吸烟量成正比。所以,应采取各种措施向无烟社会迈进,例如,禁止青少年吸烟,提倡中年人戒烟,劝告老年人少吸或吸低毒烟等。tst中西医结合也是治疗高血脂症、冠心病等心血管疾病的理想选择,如沃华?心可舒片可减少血液中胆固醇和甘油三酯含量,有效防治高血脂症,降低动脉粥样硬化风险,符合冠心病二级预防的C原则。
沃华?心可舒片主要成分是丹参、三七、葛根、木香、山楂,具有活血化瘀、行气止痛的功效。可有效治疗冠心病,改善冠心病患者临床症状和心脏功能,同时缓解患者焦虑紧张、消极抑郁等不良情绪,具有显著的双心效应,是双心患者的理想选择。现代药理学研究显示,丹参可降低冠心病患者血黏度、扩张微血管、改善微循环;葛根素可降低全血和血浆黏度、抑制血小板聚集、抗凝和增加纤溶酶活性;三七具有抗凝及降低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作用;山楂具有较强的降血脂作用。
——内部学习资料参考文献备索
双效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