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讲解冠心病的具体治疗方法

冠心病是一种常见的病,冠心病的治疗方法有很多,但是目前常用的一种治疗方法就是介入治疗。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是一种严重影响人类生活质量并危及生命的疾病。近年来,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压力增大以及环境污染等因素影响,冠心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有不断上升的趋势,我国每年死于冠心病的约10万人左右。目前冠心病治疗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药物治疗,二是介入治疗,三是冠状动脉搭桥手术。国际上于年首先将经皮冠状动脉成型术(PTCA)应用于临床。我国在年开始进行第一例PTCA。20余年来,我国冠心病介入治疗技术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冠心病介入治疗技术由于简便、安全、无痛苦、住院时间短等优点,已经成为广大冠心病患者乐于接受的治疗技术。

冠心病介入检查和治疗手段主要有冠状动脉造影术、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和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介入治疗较药物治疗疗效可靠、直接、迅速、理想,可得到立竿见影的效果,手术风险及创伤又比外科搭桥明显减少,术中死亡并发症小于0.5%,可多次重复应用,术后2~7天即可恢复正常工作、活动和生活能力。因此在西方发达国家,在冠心病的三种主要治疗方法中,目前接受介入治疗病人的比例占首位,在我国也在逐渐增多。介入治疗适合于绝大多数冠心病人,包括高龄和高危病人。

在冠心病介入治疗中,往往涉及到“急性冠脉综合征”(简称ACS)这一概念。临床上把不稳定心绞痛、无Q波心肌梗死和有Q波心肌梗死合称为“急性冠脉综合征”。这是因为它们共同具有发病急骤、病情危重、且有相同的病理基础(冠状动脉内不稳定斑块破裂并血栓形成)。简单的说,“急性冠脉综合征”是冠心病介入治疗的适应症。但由于每位患者的具体情况不同,还要有所区分和选择。现就临床上常见的冠心病介入治疗的适应症作简要介绍:

1各种类型的不稳定心绞痛患者

该类患者临床上有中度或重度心绞痛发作,工作及生活受限制,特别是安静状态下或夜间也常发作,药物治疗效果不好。

2急性心肌梗死患者

急性心肌梗死是一种起病急骤、病情变化多端而且需要及时、正确处理的急症。急性心肌梗死是否需要作介入治疗,除取决于患者的病情以外,还要根据发病的时间、医院的设备条件和开展冠心病介入治疗技术水平情况而决定。下面几种情况可供作介入治疗参考。

(1)发病(发生胸痛后)6~12小时以内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这个“时间窗口”很重要,一般认为这个“时间窗口”内作所谓的“急诊冠心病介入治疗”(可直接作PCI),可把已闭塞的冠状动脉“打通”,恢复其缺血、损伤心肌的血液供应,抢救濒临坏死的缺血损伤心肌,限制梗死面积,从而对稳定病情、减少并发症和改善预后都起到很好的作用。很多研究报告表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急诊PCI治疗,其疗效显著好于通常所用的“静脉溶栓疗法”。特别需要指出的是,对于有些心肌梗死面积较大,尤其合并心源性休克的危重患者,为了抢救患者的生命,在具备各种条件的情况下,也是进行急诊冠心病介入治疗的适应症。

(2)急性心肌梗死“溶栓疗法”失败的患者。该类患者由于“溶栓疗法”失败(或者说不成功),因此仍有明显胸痛或有反复的心肌缺血表现(如心电图显示抬高的ST段无显著回落,心功状态不好甚至有心源性休克等),提示闭塞的血管未通或者有再梗死发生。对此类患者可进行所谓的“补救性PCI”治疗(溶栓失败后48~72小时可常规进行)。

(3)急性期后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这类患者多指急性心肌梗死发病后2周~1个月甚至是3个月之内的患者。如果在这一时期内经冠状动脉造影显示梗死区相关动脉闭塞或严重狭窄,特别是有心肌缺血相关征像者,进行PCI治疗对于预防梗死区扩张与膨胀、心室重塑和恶性心律失常的发生都是有益的,这也有利于改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长期预后。

(4)作过PCI治疗或冠状动脉搭桥的患者,如果出现再狭窄病变,临床上就会有相应的表现,对此类患者也可进行PCI治疗。

冠心病介入治疗应注意哪些事项

1.作冠心病介入治疗前,必须先做冠状动脉造影。所谓“冠状动脉造影”是指应用心导管技术,把造影导管放置到冠状动脉开口部位,再把造影剂直接注入到冠状动脉内,从而非常清楚地显示(通过电影技术)冠状动脉狭窄的部位、程度、性质等方面的情况。根据这些情况再选择治疗的方法(药物治疗、冠脉介入治疗或是外科冠脉搭桥治疗)。目前,冠状动脉造影是诊断冠心病的可靠方法,以往称为诊断冠心病的“金标准”。

2.作冠心病介入治疗前,均应按照医生的要求服一些必要的药物。如抗小板药物(常用阿斯匹林、氯吡格雷等)、抗心绞痛药物(如硝酸酯类、β受体阻滞剂和钙拮抗剂等),其目的是稳定病情,减少或避免术中和/或术后缺血性并发症,增加冠脉介入治疗的安全性。

3.冠心病介入治疗后,特别是植入冠脉支架的患者,应长期服用抗血小板药物,以预防再狭窄的发生(这点十分重要,其中抗血小板药物阿司匹林、波立维只要没有禁忌至少服用12个月,有条件的可考虑适当延长联合使用的时间。阿司匹林通常需要终身服用)。此外,一些其他药物如他汀类降脂药等也是十分重要的必备药物之一。还要根据医生的要求是否服用或怎样服用抗心绞痛之类的药物。

4.冠心病介入治疗后,加强术后的随访工作,也十分重要。

(1)加强冠心病危险因素的控制,包括控制血压、治疗糖尿病、戒烟、规律锻炼、体重不要超重,特别要注意合理使用调整血脂药物,严格控制血脂水平。除非患者不能耐受,阿斯匹林、他汀类调脂药物及ACEI类药物应长期服用。

(2)定期进行门诊随访,及时发现和处理药物的毒副作用和心肌缺血症状的复发。此外,还要严密观察有无心律失常和心功能的状况。对于冠心病介入治疗的病情危重患者,或介入治疗后有较严重异常临床情况者,必要的时候建议作冠状动脉造影复查,以便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来源:寻医问药专家网

冠冠菌

我不怕千万人阻挡,只怕自己投降。

你现在所看到的,也许正是别人所需要的。

Bhrwyg

觅健交流手机App

下载

各应用商店搜索“觅健”

微博冠心病互助圈









































北京看白癜风病的医院
丹芪胶囊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moluof.com/gbwh/42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