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心病
即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又称为缺血性心脏病。是指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导致的以心肌缺血、缺氧为临床特征的一种心脏病。
↓↓↓
该病好发于4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男性多于女性,以脑力劳动者居多。冠心病由于病变部位、范围及程度不同,分为无症状型、心绞痛型、心肌梗死型、心力衰竭型、心律失常型、猝死型6种。
冠心病属中医为“胸痛”、“胸痹”、“心痛”、“真心痛”、“厥心痛”等范畴。《金匮要略·胸痹心痛短气病脉证治篇》提出了胸痹心痛病病机为胸阳不振,阴寒之邪乘之而发,治疗以宣痹通阳法,拟瓜蒌薤白半夏汤、瓜蒌薤白白酒汤、枳实薤白桂枝汤、乌头赤石脂丸、人参汤等;清代王清任《医林改错》用血府逐瘀汤治疗胸痹心痛。冠心病可分为气虚、阴虚、气滞、血瘀、阳痹、痰浊六型,按此辨治可获得满意的临床疗效。
01气虚型
症见心前区疼痛时轻时重,以隐痛为主,遇劳则发,神疲乏力,气短懒言,心悸自汗,舌质暗淡,舌体胖大,边有齿痕,苔薄白滑,脉弱无力。治宜补气为主,兼以活血止痛。
02
阴虚型
症见心前区疼痛时轻时重,以隐痛为主,劳则加重,伴胸部憋闷,头晕目眩,腰酸腿软,五心烦热,潮热盗汗,虚烦不眠,舌暗红,或有瘀点瘀斑,苔少或花剥,脉弦细或涩。治宜滋阴为主,佐以活血止痛。
03
气滞型
症见两胁胀痛,胸闷心痛,善太息,时而烦躁欲哭,心悸不宁,舌暗红,苔薄白,脉弦兼涩。治宜疏肝理气为主,兼以活血止痛。
04
血瘀型
症见左胸刺痛,部位固定不移,入夜更甚,舌质紫暗,或有瘀点瘀斑,苔薄白,脉沉涩或弦涩。治宜活血化瘀为主,兼以通络止痛。
05
阳痹型
症见心前区疼痛甚,痛如椎刺,或如刀割,胸痛彻背,背痛彻胸,遇寒加重,得热缓解,畏寒肢冷,胸闷气短,心悸不宁,甚则喘咳不得卧,咯吐白色或粉红色泡沫样痰,舌质淡暗,舌体胖大,边有齿痕,苔薄白或腻,脉沉迟。治宜宣痹通阳、散寒化饮为主,兼以活血止痛。
06
痰浊型
症见胸闷胸痛,甚则胸痛彻背,背痛彻胸,脘腹胀满,食纳呆滞,恶心呕吐,体形肥胖,少动多卧,舌质淡或暗红,舌体胖大,边有齿痕,或有瘀点瘀斑,苔白腻或黄厚腻,脉象濡缓或濡数、滑数。治宜分清寒热,寒者温化痰湿为主,热者清化痰热为主,兼以宣痹通脉、活血止痛。
中医调理治疗冠心病,重点在于对症下药。医院纯中医心血管科对冠心病治疗有着丰富的经验,因人施治辩证论治。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