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院领导的大力支持和医院彭宇程教授的指导下,11月1日,医院心脏医学中心的赖绍斌主任医师带领心血管内科团队,成功开展了冠状动脉的光学相干断层成像技术(以下简称“冠脉OCT”)。据了解
冠脉OCT是冠脉介入治疗的一项重要的腔内影像学技术。此次是继我院开展血管内超声(IVUS)后,率先在肇庆地区开展应用该先进技术,标志着我院心脏医学中心在冠状动脉的精准介入诊疗水平走在了肇庆地区的前列,再上新台阶。
案例我院首位接受冠脉OCT检查的患者梁叔,因3年前患急性心肌梗死、心脏骤停,做过三次介入手术。一个月前,他活动后出现气促、胸闷症状,需要复查冠状动脉情况,再制定下一步治疗方案。只见心血管内科团队将一条头端带光学透镜的成像导管放在梁叔冠脉血管里,通过高速旋转回撤导管,血管里的支架贴壁、内膜增生的情况及冠脉斑块性质清晰可见,犹如直接将眼睛放进血管内,整个检查过程不到3秒钟便完成,既快捷又安全,大大缩短检查时间的同时,也为患者争取黄金的救治时机。(OCT冠脉腔内成像1)
(OCT冠脉腔内成像2)
据悉,冠脉OCT的轴向分辨率可达到10微米,是血管内超声成像技术(IVUS)的10倍左右,而且成像速度快,可以探查生物组织内部的微观结构,被称为“光学活检”。最终,心血管内科团队通过冠脉OCT帮助梁叔找出胸痛的“元凶”,是一条左冠脉回旋旋支开口支架内狭窄严重达95%,内膜增生明显。经讨论决定,实施了后扩和应用药物球囊处理。复查后支架内狭窄明显消失,支架贴壁良好。由于是微创介入治疗,梁叔术后恢复快,可以提前安排出院。复查冠脉造影情况:术前回旋支(LCX)开口支架内狭窄95%术后回旋支(LCX)支架内狭窄消失“如果单凭冠脉造影结果来看,梁叔的支架以远端冠脉严重狭窄程度达90%,需要植入支架治疗。但通过冠脉OCT对比后发现,支架以远冠脉的真实管径并没有冠脉造影提示的严重,而且斑块性质稳定,可以不用考虑再植入支架治疗。”心血管内科赖绍斌主任医师表示,与血管造影X光成像(DSA)这类非腔内影像学检查手段相比,冠脉OCT在冠状动脉病变的介入诊断、指导介入治疗策略和评价介入治疗效果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是诊断冠心病新的“金标准”。复查冠脉造影情况:前降支(LAD)支架内狭窄20%,支架以远端冠脉狭窄90%。而且,它能更好地让人理解冠状动脉疾病的病理学特点,为心血管介入医生提供更为精细精准的诊疗支持,从而针对不同患者的自身特点进行个体化治疗。来源心脏医学中心赖绍斌
编辑
医院全媒体团队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