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心病简称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是指冠状动脉血管发生动脉粥样硬化病变而导致血管腔狭窄或阻塞,从而引起心肌缺血、缺氧或坏死的心脏病,故又称为缺血性心脏病。
世界卫生组织调查显示:冠心病是全球最常见的死亡原因,其致死人数已超过所有肿瘤死亡人数的总和。
随着经济发展水平和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居民生活方式和膳食结构已悄然发生变化,从以前的以主食和蔬菜为主逐渐转变为以鱼肉等高热量、高脂肪和高蛋白的饮食为主,同时因体力活动减少、竞争压力加大及吸烟等易患因素的影响,我国居民冠心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正在逐年增高。
“十二五”高血压及重要心血管病调查数据显示:我国冠心病事件的加权患病率总计为.1/10万,其中男性为.2/10万,女性为.8/10万,城市为.7/10万,乡村为.6/10万。
循证医学研究证实:冠心病是一种可预防和可治疗的疾病。
冠心病的危险因素分为不可干预因素和可干预因素。其中,不可干预因素包括年龄、性别和家族遗传史;而可干预因素包括高血压、血脂异常、糖尿病、肥胖、代谢综合征、吸烟等。
疾病早预防、健康需管理。中医院高润霖院士表明:全面防控危险因素尤其是高胆固醇血症的防治、提高急性心肌梗死救治水平是降低我国冠心病死亡率的关键。
那么日常生活中应该如何预防冠心病呢?
1.医院或专业体检中心进行身体健康状况监测
HRA系统是世界上最先进的健康风险评估系统,其采用生物电感应技术,结合人体电阻抗测量技术,应用计时电流统计分析方法,可在5分38秒内快速检测人体8大系统、项功能参数,实现人体组织、器官、系统等各个方面的全面筛查及精准评估。
HRA系统适用于冠心病、动脉硬化的检测。其可通过检测心脏的生物活性值(正常为±20)来评估身体当前的功能状态。HRA系统可提示冠状动脉硬化和心绞痛、心肺循环障碍、脂类代谢失调、血脂水平变化等。
2.合理的膳食:提倡清淡饮食、健康饮食,同时减少高脂肪高胆固醇的食物,增加蔬菜水果等健康食品。超过40岁者即使血脂没有异常亦应该尽量减少高脂食品的摄入,包括各类动物脂肪、脑、心、肺等动物组织和内脏、蛋黄、蟹黄、鱿鱼、鳗鱼、奶油及其制品等。
3.适当地进行体育锻炼,控制体重,保持BMI<24
4.戒烟少酒,合理安排工作和休息并保证充分睡眠
5.积极治疗与冠心病相关的疾病,如高血压、肥胖症、糖尿病等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