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WICC报道从指南和专家共识解读

成行 http://www.hongyuanzx.com/hyxxw/9084.html

导语:长城心脏病学大会在今日落下帷幕。

近年来,因急性胸痛急诊的患者逐年增加。急性胸痛是指突发性胸痛,严重的突发性胸痛可能会致命。鉴于之前院前急救与急诊科仍缺少急性胸痛急诊诊疗的指导性专家共识,为此按照急性胸痛救治流程,中华医学会急诊医学分会组织的专家共同撰写我国首部急性胸痛急诊诊疗专家共识。

医院的陈玉国教授对《急性胸痛急诊诊疗共识》进行了解读。陈教授提到,胸痛的病因繁复,急诊医生需在患者入院后立即对胸痛的危险程度作出评估,科学的评估和个体化治疗十分重要。

会议中陈教授强调了ALDH2作为致命性胸痛救治新靶点,组织特异性地调控ALDH2及其下游通路,是下一步急危重心血管疾病防治药物开发的重要方向,能够最大限度地提高心血管疾病患者的健康效益。

同时抗栓治疗仍然是STEMI治疗的核心措施,明确诊断并排除出血后需立即启动抗栓治疗。再灌注治疗的同时心脏微循环的改善是心脏功能恢复的关键。另外,抗心肌缺血、改善重构等其他药物治疗可改善STEMI患者的症状与预后。

随后,中医院的颜红兵教授对年ESC发布的《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脉综合征管理指南》进行了解读。

颜教授总结年新版指南的七大变化,并指出新版指南的核心建议主要在于“抗栓与血运重建”,但是对于指南给出的诊断模式图,临床需根据中国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对于抗栓治疗建议,颜教授认为,虽然指南主张预先治疗只会增加出血并没有大的临床获益,但对于目前中国临床情况来说,这还很难实现。

另外,哈尔滨医院杨树森教授对《EAPCI冠状动脉非阻塞性心肌缺血专家共识》的解读。

心绞痛是缺血性心脏病最常见的症状,全球大约有1.12亿人患有冠心病心绞痛,但是在接受侵入性血管造影的患者中,大约70%患者没有发现阻塞性冠状血管疾病(CAD)。以往,临床将这些患者归为非心脏性胸痛。

现在,临床发现冠状动脉非阻塞性心肌缺血(INOCA)是导致这些患者胸痛的主要原因。

INOCA的管理应以患者为中心,进行多学科治疗。患者生活方式调整包括特定饮食、缓解压力和控制体重等。值得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moluof.com/gbzz/782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