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注定终身服药吗

北京中科白癜风医院正规吗 http://m.39.net/pf/bdfyy/bjzkbdfyy/

前言

越来越多的人发现,自己或者家人、朋友服用降压药的剂量越来越大,然而血压控制的仍旧不理想,甚至有人是在服药的情况下发生了脑中风、心梗等并发症......难道高血压就注定要终身服药吗?高血压真的不能治愈吗?或者说有没有什么办法能够减少或者降低服用的剂量?减少并发症发生的可能性?

文章纲要

您真的了解什么是高血压吗

比高血压更可怕的是它的并发症

高血压需要终身依赖药物吗?高血压是否可以治愈

日常生活如何预防高血压

文章大约个字,阅读需要9分钟

根据WHO在年的统计数据显示,全球共有11亿人患有高血压,中国已成高危区(2.26亿患者),而自己知道自己患有高血压的人只有51.7%,服药率45.2%,血压有效控制率只有17.3%,因此死亡率、并发症和后遗症均较欧美国家高。在中国有50%的心血管疾病、慢性肾病、糖尿病患者死于高血压。什么是高血压?

高血压有原发性和继发性高血压之分,我们主要讨论原发性高血压。对于原发性高血压,其实质就是血管调节通路上出现问题才发生的。尤其是血管的弹性差了,它该收缩的时候不收缩,该舒张的时候不舒张在医学上称之为血管的顺应性下降了。顺应性就是血管通过血流量的大小而自己调节管径,来维持血压的正常。

血管顺应性下降,导致血管无法自动调节血管管径,因此在需要身体增加血流量来配合某些生命活动时,血流量增大,血管弹性却不够、管径没有增大,大流量血液无法快速顺利通过,导致血压升高。

强调正确控制高血压,高血压本身不可怕,可怕的是高血压带来的一系列并发症

动脉硬化

血压持续升高会导致血液的粘稠度增加,引起动脉硬化,造成血管脆华,极易造成血管破裂,导致心绞痛、心肌梗塞等疾病

脑中风

脑中风具有发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高的三大特点。据统计我国每年发生脑中风的病人达万

心脏病

长期高血压不断恶化会导致左心室衰竭,主要表现为:劳累、心悸、心慌、气短、严重时会诱发肺气肿、随时有死亡的危险

肾衰竭

高血压导致肾小球动脉硬化,造成肾脏排泄功能障碍,水盐代谢和酸碱平衡发生紊乱,出现尿毒症

冠心病

高血压患者得冠心病的概率会比一般人高2~4倍,高血压病程越长、冠心病的发病率就越高,长期高血压不治疗的患者50%死于冠心病

糖尿病

高血压患者的糖尿病的几率是普通人的3倍,许多高血压患者经常伴有糖尿病、肾脏、神经、视网膜等问题

高血压患者必须终身依赖抗压药?高血压可以被治愈吗?

医生们常使用的是降压药,绝大多数降压药的作用是扩张血管,血管会在降压药的作用下被动扩张。时间一长,血管就会很累。就想回到原来的状态,而恢复到原来的状态血压又会继续升高,所以为了让血管保持在扩张的状态,就只能增加降压药的剂量,久而久之,血管会变得很疲劳,甚至会导致血管壁的一些成分的状态改变甚至消失。直接的表现就是血管萎缩和变性,而且随着血管的韧性越来越差,它会越来越脆,血管就很容易破裂出血。

因为高血压发生的原因是血管壁的弹性变差了,那么如果可以慢慢恢复血管壁的弹性,高血压发病的根本问题就会议改善,高血压也是可以不依赖药物而被治愈的。

血管的弹性差一定是因为血管壁在结构上受到损伤或者在组成成分上出现一些问题,此时就需要给血管提供能够改建他们所需的营养素,身体会依靠这些原料自己把血管修好。结构好了,弹性,顺应性恢复了,高血压自然而然的也就治愈了。

身体恢复血管弹性需要哪些微量元素和营养素参与?

钠潴留和钾缺乏的相互作用对血压的影响,如机体缺钾可使血管平滑肌细胞膜内钙离子进一步增多,就可以引发血管平滑肌收缩,血压升高。钾通过直接的扩血管作用、改变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和肾钠操作,以及尿钠排出作用而降低血压。许多研究结果显示,膳食中钾摄入量与血压、高血压患病率、脑卒中的危险性呈反比关系。钾摄入每增加50mmol/24h,血压下降约2—3mmHg。增加钾的摄入可以预防和治疗高血压。枸橼酸钾在临床上用于利尿以治疗心脏性和肾性水肿,碱化尿液以治疗尿酸结石的肾性酸中毒,也用于治疗钠盐引起的高血压及低血钾症。

缺钙会造成反常的钙内流,导致钙在血管内壁细胞和平滑肌细胞内反常积贮,引起血管收缩,血管外周阻力增大,血压异常升高。美国南加利福尼亚大学医学院的预防医学副教授杰姆斯·德威尔对国家统计中心为期13年的调查结果进行计算,发现每天用钙量为mg的人比每天用钙量为mg的人患高血压的比例低12%

镁对周围血管系统的作用主要是引起血管扩张,小剂量使用可发生面红、出汗及温暖感,与体温调节有关,较大剂量则可降低血压,在正常人中表现尤为明显。

锌是人体必需微量元素之一,是机体内许多重要酶的金属成分。血管紧张素转换酶的活性部位含有锌,锌能激活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活性部位,血管紧张素可直接使小动脉平滑肌收缩,外因力增加,从而参与血压的调节。锌还可以激活胸腺素,增加人体免疫功能来调节血压。锌是血压的保护因子,高血压患者血中锌含量降低,机体内锌元素的缺乏可能与高血压的发生有关。

维生素A、C、E

研究显示:K、Ca和Ca/Mg与收缩压和舒张压均呈显着负相关,而Na、Fe和Na/K呈显着正相关.提示K、Ca和Na与血压关系最为密切。

部分试验提示,服用维生素A、C、E可降低血压。饮食中添加维生素E可降低血压尤其是收缩压,同时可消减因高血压所致的血管内皮功能障碍和动脉平滑肌细胞增生。国内有研究发现,高血压以及并发脑出血或脑卒中的患者,其血清维生素A、C、E的含量显着降低,氧化自由基增多,导致动脉粥样硬化等过氧化损伤增加,因此高血压患者应该多补充维生素,尤其是维生素A、C、E等抗氧化维生素,它们通过血脑屏障发挥抗氧化的作用,进而减少高血压并发心血管疾病并发症。

维生素C、E都能有效清除过氧化物及氧自由基。维生素E能抑制脂质过氧化及微血管内皮二酰甘油(DAG)合成,增强谷胱苷肽过氧化物酶的活性,维生素C则可防止细胞内谷胱苷肽氧化变性,而谷胱苷肽氧化后可损伤NO合成酶的活性,因此,维生素C及维生素E都能够增加内皮细胞内NO的合成,保护NO免遭超氧阴离子和其它氧自由基的灭活而改善患者的血管内皮功能。再者,维生素C可使氧化型维生素E还原成还原型维生素E,使维生素E继续发挥抗氧化作用。

辅酶Q10CoenzymeQ10

世界著名的马里兰大学医学中心和梅奥诊所进行了长期临床试验和观察。辅酶Q10是重要的抗氧化剂和免疫增强剂。主要用于治疗心脏病(如心肌梗死、心肌病等)、心律失常、窦性心动过速、早搏、高血压和癌症的辅助治疗。它是一种改善浮肿、肝大、肺水肿及心绞痛的代谢强心剂,对充血性心脏病人有较好的疗效,对缺血性心衰能改善症状及心电图。

合理膳食

1.饮食对于高血压的重要性:民以食为天,合理的膳食可以使你不胖也不瘦,胆固醇不高也不低。

2.高血压病人应注意的饮食习惯

①首先控制能量的摄入,提倡吃复合糖类、如淀粉、玉米、少吃葡萄糖、果糖及蔗糖,这类糖属于单糖,易引起血糖升高。

②限制脂肪的摄入。烹调时,选用植物油,可多吃海鱼,海鱼含有不饱和脂肪酸,能使胆固醇氧化,从而降低血浆胆固醇,还可延长血小板的凝聚,抑制血栓形成,防止中风,还含有较多的亚油酸,对增加微血管的弹性,防止血管破裂,防止高血压并发症有一定的作用。

③适量摄入蛋白质。高血压病人每日蛋白质的量为每公斤体重1g为宜。每周吃2-3次鱼类蛋白质,可改善血管弹性和通透性,增加尿钠排出,从而降低血压。如高血压合并肾功能不全时,应限制蛋白质的摄入。

④多吃含钾、钙丰富而含钠低的食品,如土豆、茄子、海带、莴笋。含钙高的食品:牛奶、酸牛奶、虾皮。少吃肉汤类,因为肉汤中含氮浸出物增加,能够促进体内尿酸增加,加重心、肝、肾脏的负担。

⑤限制盐的摄入量:每日应逐渐减至6g以下,即普通啤酒盖去掉胶垫后,一平盖食盐约为6g。这量指的是食盐量包括烹调用盐及其他食物中所含钠折合成食盐的总量。适当的减少钠盐的摄入有助于降低血压,减少体内的钠水潴留。

⑥多吃新鲜蔬菜,水果。每天吃新鲜蔬菜不少于8两,水果2至4两。

⑦适当增加海产品摄入:如海带,紫菜,海产鱼等。

3.补铁研究发现,老年高血压患者血浆铁低于正常,因此多吃豌豆、木耳等富铁食物,不但可以降血压,还可预防老年人贫血。

适量运动

运动对高血压的重要性:有句话说:“年轻时,用健康换取金钱,年老时,用运动换取健康。”运动除了可以促进血液循环,降低胆固醇的生成外,并能增强肌肉、骨骼与关节僵硬的发生。运动能增加食欲,促进肠胃蠕动、预防便秘、改善睡眠。有持续运动的习惯:最好是做到有氧运动,才会有帮助。有氧运动同减肥一样可以降低血压,如散步、慢跑、太极拳、骑自行车和游泳都是有氧运动。

戒烟限酒

吸烟会导致高血压。吸一支烟后心率每分钟增加5-20次/分,收缩压增加10-25mmhg。这是因为烟叶内含有尼古丁(烟碱)会兴奋中枢神经和交感神经,使心率加快,同时也促使肾上腺释放大量儿茶酚胺,使小动脉收缩,导致血压升高。尼古丁还会刺激血管内的化学感受器,反射性地引起血压升高。

长期大量吸烟还会促进大动脉粥样硬化,小动脉内膜逐渐增厚,使整个血管逐渐硬化。同时由于吸烟者血液中一氧化碳血红蛋白含量增多,从而降低了血液的含氧量,使动脉内膜缺氧,动脉壁内脂的含氧量增加,加速了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因此,无高血压的人戒烟可预防了高血压的发生,有高血压的人更应戒烟。

与吸烟相比,饮酒对身体的利弊就存在争议。不时出现各种报告,有的说饮少量酒有益,有的说有害,但可以肯定的一点是,大量饮酒肯定有害,高浓度的酒精会导致动脉硬化,加重高血压。

心情愉悦

高血压患者的心理表现是紧张、易怒、情绪不稳,这些又都是使血压升高的诱因。患者可通过改变自己的行为方式,培养对自然环境和社会的良好适应能力,避免情绪激动及过度紧张、焦虑,遇事要冷静、沉着;当有较大的精神压力时应设法释放,向朋友、亲人倾吐或鼓励参加轻松愉快的业余活动,将精神倾注于音乐或寄情于花卉之中,使自己生活在最佳境界中,从而维持稳定的血压。

来源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moluof.com/gbzs/694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