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饮食法则,高血压肥胖冠心病中

中医讲“药食同源”,这四个字告诉我们,从人类开始张嘴吃饭的那天起,营养学就已经诞生了。毫无疑问,医学也从那一刻问世了,因为食物同时也是药物。

——摘自王涛《失传的营养学》

△许多食材同时也是药材

当明晰了饮食的最原始也是最终极目的是让人类健康后,我们就需要来探讨其作用机理了。

以天然食物为主要食物的年代,我们遇到慢性病的机率很小;而到了食品加工年代,糖尿病等慢性代谢病居然成了流行病。

为什么会这样?

因为天然食物营养搭配合理,人体需要从天然食物中摄取的营养成分维持正常运转,这些营养成分甚至还有唤醒与修复人体的重要功能。

这就是为什么许多糖尿病、高血压、冠以病等可以通过饮食控制的原因。

△天然食材可降低慢性病病发率

经过一代又一代人的努力,营养学总结出了中、西医都认可的七大营养素,并制定了居民营养膳食指南成为我们的日常饮食基本法则。

△七大营养与食物图,实线部分为主要营养成分,虚线部分为次要营养成分

上图展示了我们所需要的营养素及相应营养素从哪些食物中来。

换种说法就是,我们每日饮食中,需要从食物中摄取足够的蛋白质、脂类、碳水化合物、维生素、矿物质、膳食纤维和水七大营养素。

而这七大营养素所需食物的摄入比例,营养学家也制定了相应标准。

△点击查看大图

由于人群体重及目的不同,有人想维持体重,有人想减重,有人想减重,因此,中国营养学会并没有规定出每样食品每个人的必需摄入量,而是使用了泛数。

简言之,需要热量低的人群采取较小的数值,而需要热量高的人群采取较大的数值。但所有人群所需的食物种类与比例是相似的。

如果把食物都放在一个餐盘中,我们每日需摄入的食物组合为下列模样。

中国居民平衡膳食指南适用于健康人,也同样适用于慢性病人。

不过,根据慢性病种类的不同,在个别食物与饮食习惯上可能会有额外增加的部分。

对于糖尿病来说,有以下几大特点。

控制糖摄入量

糖尿病人因为血糖太多,超出身体胰岛的处理功能,所以首要是控制摄入食物的总糖分(即总热量)。因此糖尿病人对于每日摄取热量的总和有严格的限制。

少食多餐控制血糖稳定

糖尿病人一要注意保持血糖的稳定。因为当血糖忽高忽低时,更容易造成代谢和分泌紊乱,对身体的损害更大。

所以记得少食多餐,让血糖在相对小的范围内起伏。

△希望血糖波动平缓

选择少加工的原生态食物

营养素释放越被彻底的食物引起餐后血糖的变动就越大。比如白米和面条相较于五谷杂粮饭,粥相较于饭,馒头相较于烤过的面包、牛肉馅相较于牛肉块、蒸水蛋相较于煮蛋。

在有机会的前提下,糖尿病友宜选择原生态的、少加工的、较难消化的食物。

用白开水代替饮料

白开水就是最好的饮料,酒、茶、咖啡、各种形形色色的软饮,甚至是广东人拿手好戏——汤,都不如白开水好。

一个最简单的解释是,是水参与了人体代谢,而不是添加了许多物质的其他液体饮料。

△自然界中存在水,不存在其他饮料

烹饪越简单越好

在烹饪方法上,越简单越好,用蒸、煮、炖、煲、烩、拌、氽,而减少炒、炸、煎等,能大大减少油脂、盐和糖的摄入。

△图中的花菜是蒸出来的,也色香味俱全

这些不止止适用于糖尿病,也适用于包括肥胖、高血压、冠心病、中风甚至癌症等各大慢性病。

一个健康的人若采取这种饮食方法,当然也会越来越健康。

△希望每个人都能像孩子般每天开心大笑

注:文章中部分图片来自花瓣网,有侵删。

食Sir有话说

健康的饮食法则其实很容易,容易到许多年来,不同国家发布的营养膳食指南都只是小范围变动。多食全谷物和天然蔬果,适量摄入天然动物及植物蛋白,减少油、盐和糖的摄入,这些大原则从来不曾改变过。

但健康的饮食法则又很难,因为我们面临的食物种类太多,诱饵也太多。这么多食材与食物,我们既不会选,也很难经得起多吃得诱惑。

专人做专事,百世食安集合庞大的中医、西医及营养师团队,就想切实制定一套可落地实施、一眼就能看明白的饮食方案,希望食物的力量,能让我们收获健康与舒适。

长按







































中国白癜风协会成员
庆国庆中科白癜风让您告白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moluof.com/gbzs/134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