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福建的林阿姨,今年70岁,八年前曾因劳累后胸闷、长期胸痛伴气促入院,于医院进行二尖瓣成形术,但是在最近四个月,林阿姨开始持续出现心悸症状。经过一段时间的药物治疗,患者林阿姨的心率依然保持在-次/分钟,寝食难安,严重影响了她的日常生活,林阿姨甚至感到无助和绝望。
医院诊疗条件有限,无法治疗这类疑难杂症,林阿姨慕名来医院心内科就诊。我院心内科主任医师李京波对患者进行了全面的术前检查,经心电图确诊为心房扑动。李医生表示,该患者的心房扑动症状是心脏外科手术后并发的较为常见的快速性心律失常,主要与手术疤痕相关。李医生为患者制定了周密的手术方案,并采用先进设备Rhythmia超高分辨度标测系统。
在该系统的帮助下,李医生快速、精确地诊断了该患者的心动过速机制,从而帮助术者在术中快速高效地制定消融策略。在消融完成后,患者林阿姨的过快心跳立即转为正常心率,症状完全消失,困扰林阿姨的病灶得到彻底清除。林阿姨对该治疗方式给予极大地认同,“李医生不仅治好了我的身体上的疾病,还治好了我的‘心病’,我都不知道用什么方式感谢他,这几个月的困扰终于解决了!”
伴随着现代科技和医疗技术的进步,临床医生有更多更先进的手段来提高手术成功率和降低复发率。近年来,心律失常介入是心血管方面领域进展最快的领域之一。据心内科主任医师李京波介绍,“心律失常介入医生通常被称为‘电工’,做的是维修心脏‘电路’的事情。而三维标测系统就是心内科医生的‘侦察兵’,在日常的手术诊疗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可以说指哪打哪,实现精准治疗。”
据悉,目前电生理三维标测系统主要有Carto、EnSite和Rhythmia三种。其中Rhythmia超高分辨度标测系统在复杂的心律失常领域中有着极大的优势,尤其是在外科术后的房速房扑、房颤术后的房速房扑的诊疗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意义,极大地提高了手术成功率,减少了手术时间、X射线的曝光量,为临床患者带来了福音。在三维标测系统并未应用之前,以往对于复杂心律失常的诊疗,临床医师会选择药物保守治疗,带来很多副作用。随着三维标测系统等设备技术的进步,使得以前无法治疗的复杂心律失常得到根治,更保障了手术的安全性。
医院心内科于年通过上海市干保项目,引进了Rhythmia超高分辨度标测系统,医院中为数不多同时拥有Carto、EnSite、Rhythmia医院。相较于传统的三维标测系统Carto和EnSite,Rhythmia是国际新一代的磁电混合定位三维电生理标测系统,能够自动采点,结合Orion64极高密度标测网篮标测导管,从而快速准确地进行心腔的电解剖同步标测建模,真正实现了快速、智能、高效的三维电解剖标测。我院心内科起搏电生理团队在心内科主任沈成兴的支持下,在起搏电生理亚专科负责人李京波的带领下,运用该标测系统已为20多例类似林阿姨这样的复杂心律失常患者提供了根治性的射频消融治疗,为患者解除“心病”,为健康保驾护航。
上海市交通医院心内科
起搏电生理专家团队介绍
沈成兴
上海交通医院心内科主任,上海交通医院心脏中心主任,主任医师,博士研究生导师。现任中华医学会心血管分会委员,中国医师协会心血管分会委员,中国医师协会心血管内科医师分会代谢性心血管病学组副组长,上海卒中学会心血管分会常委,国家卫健委冠脉介入培训基地导师,上海医学会心血管分会委员(心脏介入组副组长),欧洲心脏病学会会员(FESC),OCC康复论坛坛主,上海市医师协会心血管内科医师心脏预防与康复中心工作组组长。
专家门诊时间:周一上午
特需门诊时间:周四上午
李京波
上海交通医院心内科副主任,主任医师,博士研究生导师。现任中国医师协会心律学专业委员会委员,上海生物医学工程学会心脏起搏与电生理专业委员会(上海心律学会)副主任委员,上海医学会内科学分会委员,中华医学会心脏起搏与电生理分会无创心电学组委员,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心律分会室性心律失常与猝死工作委员会委员,中国房颤中心联盟专家委员会委员,上海市房颤中心联盟培训专家组副组长,上海卒中学会理事,国家卫健委心律失常介入培训基地导师,美国心脏节律学会会员,WATCHMAN左心耳封堵全球带教专家。擅长心律失常的诊治,尤以心律失常的起搏及射频消融治疗见长。
专家门诊时间:周二上午
特需门诊时间:周四下午
黄冬
上海交通医院心内科主任医师,医学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美国约翰·医院访问学者。担任上海市医学会心血管病分会第十一届青年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上海市生物医学工程学会心律专业委员会委员,上海心律学会青年委员会常务委员,上海市房颤中心联盟质控组专家,上海市中西医结合学会心血管疾病专业委员会心律失常学组委员,中华医学会心电生理与起搏分会青年委员,中国医师协会心律学分会青年委员,中国老年保健医学研究会老年心血管病分会青年委员,上海市医学会内科学分会第九届委员会青年委员,美国心脏学会(AHA)会员。
主要临床技能:医院心内科起搏与电生理组独立术者之一。近年来,除开展常规起搏和导管消融手术外,还积极开展针对孕妇等高危人群的零射线射频消融和希浦系统起搏等前沿新技术。目前个人累计独立完成各种快速性心律失常射频消融余例,各种心脏起搏器(含ICD、CRTD)植入余例,其中希浦系统起搏30余例,手术成功率位居国内同行前列。获得国家自然基金面上项目、上海市自然科学基金多项,在Circulation:ArrhythmiaandElectrophysiology、CanadianJournalofCardiology、PACE等国际知名心电起搏生理专业及综合杂志发表SCI论文28篇。
专家门诊时间:周二全天,周五上午
王远龙
上海交通医院心内科高年资主治医师,医学博士,起搏与电生理组主要术者之一。担任中国医师协会心血管内科医师分会(CCCP)第五届委员会心律失常学组委员,上海心律学会青年委员。主要临床技能:长期从事心脏起搏与电生理的临床工作,-年医院房颤中心学习和工作,经历了其房颤年手术量从百余台到两千余台的全过程,期间成长为房颤中心的主要术者之一,年9月进入上海交通医院心内科工作,到年底已独立完成各种快速心律失常(房颤、房扑、房速、房早、室早、室速和室上速等)的导管消融3余例,独立植入各类型起搏器(包括ICD和CRT-D)余例,尤其在高龄、高危、复杂房颤患者的消融治疗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成功率居国内前列,目前已常规开展单侧股静脉途径行房颤射频消融,并受邀帮助30医院开展房颤消融手术,已培养10余位房颤消融的独立术者。参编三部房颤消融专著,以第一作者在国际知名心电起搏生理专业杂志发表SCI论文三篇。
心律失常专病门诊:周一、周三上午
王延鹏
上海交通医院心内科主治医师,医学博士,加拿大韦士敦大学(原西安大略大学)访问学者。担任上海市生物医学工程学会心律专业委员会青年委员。擅长心血管常见病和多发病的诊治,以及危重症的处理。主要从事心律失常介入方面的工作,能独立完成房颤、室上速等快速心律失常的消融以及缓慢心律失常的起搏植入。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参与面上项目多项。
房颤专病门诊时间:周四下午
来源:心血管内科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