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怎么能治好 http://m.39.net/pf/a_6159813.html
编者按:年7月6~8日,第二届大连冠心病慢病管理论坛于大连盛大召开,意在促进冠心病慢病全程管理规范化,提高东北地区尤其是辽南地区冠心病预防、诊疗与康复水平。现场,本刊特邀莅临大医院霍勇教授针对中国冠心病如何优化慢病管理等相关问题进行专访。
医院霍勇教授
《国际循环》:目前,尽管介入数量持续增加且位居世界前列,但中国人群冠心病发病率和病死率并未见下降趋势,您能介绍一下主要问题有哪些?解决方案是什么?
霍勇教授:过去30年,中国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死亡持续上升,尤其是冠心病和心肌梗死上升速度更快。冠心病最主要在于预防,年全年冠心病介入例数为例,这一数据可能超过了美国,中国成为世界第一大心血管介入大国,但大不代表强,大不代表能解决所有问题,技术发展更重要。同时,还要考虑使更多的老百姓能得到这种技术治疗。要把最恰当的技术,在最恰当的时间运用于最合适的患者。
具体如急性心肌梗死,只要能进行很好的介入治疗,就能有效降低其死亡率,但问题在于急性心肌梗死死亡率要得到降低,必须在最早的时间内进行介入治疗,即在心肌梗死发病后12小时内进行介入治疗,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时间节点。因此,如果要应用这一技术就必须在12小时以内进行。遗憾的是,目前,从中国数据来看,医院大概有多家,其中,能在12小时内进行介入治疗的只有30%~40%,而这在美国可达80%以上,欧洲国家能达90%以上,所以,我们与之还有很大差距。
另外,临床溶栓治疗的患者比例也很低,这说明在预防环节也没有做好,导致发病率逐渐增加,救治环节有待完善,救治的成功率不高或能得到有效救治的比例较低,以至现在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死亡率持续攀升。面对这一严峻形势,必须从多环节考虑,从体系建设着手,才能更好地解决问题。
《国际循环》:现在人工智能、大数据分析的广泛应用同样受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