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应激是冠心病(CAD)患者发生重大心血管不良事件(MACE)的危险因素。某些控制情绪状态和心脏生理的大脑区域可能与这种关系有关。喙内侧前额叶皮层(rmPFC)是一个重要的脑区,它处理应激、调节免疫和自主功能。情绪应激(反应性)下rmPFC活性的变化可能为MACE的未来风险提供信息。近日,发表在权威期刊Circulation上的一项研究表明,在心理应激状态下喙内侧前额叶皮层(rostromedialprefrontalcortex,rmPFC)的高度激活预示着冠心病患者的主要心血管疾病事件。
研究方法
患有稳定型冠心病的受试者使用一系列标准化的语音/算术应激源进行急性精神应激测试,同时进行高分辨率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脑成像。研究人员将高rmPFC激活定义为压力扫描和对照扫描之间的差异大于整个队列的中值。此外,还评估了应激90分钟后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和应激期间的高频心率变异性(HF-HRV)。MACE定义为心血管死亡、心肌梗死、不稳定型心绞痛伴血运重建和心力衰竭住院的复合终点。研究结果
研究共纳入名受试者(69%男性),平均±标准差年龄为62±8岁。调整基线人口统计学、危险因素和IL-6和HF-HRV的基线水平后,rmPFC应激反应性越高,IL-6越高,HF-HRV越低。在3年的中位随访中,34名受试者(21.3%)出现MACE事件。精神应激时rmPFC活性每增加1SD,MACE风险增加21%(HR1.21,95%CI1.08-1.37)。应激诱导的IL-6和HF-HRV分别解释了rmPFC反应性与MACE关系的15.5%和32.5%。在常规危险因素中加入rmPFC反应性可提高MACE预测的风险再分类,C统计量从0.71提高到0.76(P=0.03)。研究结论
研究结果表明,更高的rmPFC应激反应性与MACE事件有关,对心理应激的免疫和自主反应可能起到一定的作用。预览时标签不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