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名科名医榜五心脏重

微信客服求职招聘微信群 http://liangssw.com/bozhu/12963.html

科室名片:冠心病重症监护病房(CCU)

医院CCU拥有医生9人,护理44人。其中医生:博士1人,研究生7人,医生团队平均年龄32岁。护理:本科学历40人,平均年龄29岁,就是这样一个年轻、高学历而又团结向上、朝气蓬勃的团队,却是医院重症监护室新技术、新业务开展最多,患者周转率最快的科室。

名医介绍:王娜

她,熟练掌握重症各项有创操作、IABP、ECMO的植入和管理,并以优秀的成绩取得中华医学会重症医学专科资格证书。

她,医院CCU在豫东乃至河南的影响力,并当选周口市首届内科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她,不但是一位优秀的科室管理者,还是国家级“中国胸痛中心”现场核查专家,河南省学术技术带头人,河南省医学会重症医学分会委员,周口市专业技术拔尖人才,周口市五四奖章获得者,周口市心血管疾病研究所副所长,周口市医学会心血管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周口市医学会心电生理与起搏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冠心病重症监护病房(CCU)主任;她,就是周口市心脏重症医学技术带头人、心血管内科博士,王娜。

CCU是专科重症监护病房中的一种,是专门收治重症冠心病患者设立的科室,又称做冠心病重症监护病房。而众所周知,在所有的死亡风险中,心源性原因导致猝死的风险是最高,所以,CCU也成为监护室里最危险最辛苦的监护病房。

CCU的创建和发展初期并不是一帆风顺的,王娜有着切身的感受。“年前的CCU没有独立成科,只是同普通病房一起合并管理,没有固定的重症医生团队,无法开展基本的重症诊疗技术,护理采取家属留陪的管理模式,这其实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心脏重症监护病房。在所有人的眼中,CCU就是一个不能插管上呼吸机的重症监护室,这种半开放的医院领导和兄弟科室的认可,更无法为心脏重症患者提供最基本的生命支持,失去了CCU本身存在的价值和意义。”她说。针对科室存在的众多问题,医院领导反复研究果断将CCU和普通病房进行了分开管理,使CCU成为一个单独的医疗护理单元,并在年任命王娜为CCU科室的负责人。

俗话说,“打铁还需自身硬”!自担任CCU负责人之后,她就带领全体医护人员,苦练基本功,从开展最基础的重症诊疗技术:第一例气管插管、第一例有创呼吸机使用、第一例锁骨下深静脉穿刺、第一例CRRT,再到开展心脏重症的高级生命支持技术:第一例IABP、第一例ECMO。环境愈艰难困苦,就愈需要坚定的毅力和信心!就这样,她带领全科人员一步一个脚印地开展着这些国家级CCU才能开展的诊疗项目。截至目前CCU已开展:床旁深静脉置管余例,有创呼吸机辅助呼吸余例,CRRT余例,IABP余例,IABP+CRRT50余例,IABP+有创呼吸机25例,IABP+ECMO19例,IABP+ECMO+CRRT10例。优异的成绩和科室的快速发展得到了业内广泛认可,王娜也多次作为主持人和讲者出席国家级、省级心脏重症的大型学术会议,向参会的各位专家汇报医院CCU开展的各项新技术新业务及抢救心脏危重病人的实例,赢得了专家们的一致好评!“我们需要掌握更多的抢救手段和诊疗技术,才能做到不放弃每一个来到我院就诊的心脏重症病人,医院的期望!”身负这样的理念,她就这样带领着医护团队,从零做起,克服心理和技术的各种困难,开启了CCU的奋斗发展之路。CCU医院“医疗质量先进科室”等荣誉称号,医院党委和卫生界同仁的肯定。

医院的发展之年,医院将创建和认证“胸痛中心”作为当年的核心工作之一,医院党委授命王娜同志为医院“胸痛中心”创建和认证的负责人,医院“胸痛中心”的建设和认证工作。她接到任务后,化压力为动力,多次到广州、郑州进行学习培训、研究认证标准、设计胸痛就诊流程图、做好各级各类的培训,上报数据库病例并进行全面的质控,经过王娜团队近半年的不懈努力,医院以优异的成绩,一次性通过国家认证,成为全国第63家标准版“胸痛中心”。回忆起当时创建和认证的情景,至今,她仍然记忆犹新又激动万分!

在繁忙的工作中,王娜还担任“周口市胸痛中心联盟”的秘书长,预检专家组组长,长期从事“周口市胸痛中心”的质控和预检评估工作;“周口市胸痛救治单元”是建设和推进联盟的重点和难点工作,她以身作则,深入基层,走访、培训、帮扶我市近30医院建设“胸痛救治单元”,为打通急性胸痛救治的第一公里形成独具特色的周口胸痛中心的“全市模式”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王娜对待“胸痛中心”高涨的工作热情、积极认真的态度得到中国胸痛中心总部的认可。年,她被总部授予“中国胸痛中心现场核查专家”的荣誉称号,多次到山东、甘肃、广州、河北等地进行现场认证,医院的领导和专家们介绍医院“胸痛中心”的创建经验和工作成绩,医院的影响力和知名度!年周口市胸痛中心联盟被国家胸痛中心总部授予“优秀地市级胸痛中心联盟”的荣誉称号。

她带领的CCU科室,除了每个月要承担将近个心脏重症病人救治的任务外,还担负另外一个非常重要的角色——“胸痛中心”的数据上报、质控、随访工作。因为数据上报和质控管理是“胸痛中心”的生命线。据悉,从“胸痛中心”创建初期至今,CCU科室共上报和质控急性胸痛病例近例,上报胸痛文字资料余份,为医院“胸痛中心”的逐步壮大和可持续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重视临床新技术新业务的开展,王娜主任对科研和教学还有自己的感悟和理解。科研和教学工作是作为新时代的医生所要具备的基本能力,要想成为一个好医生,首先要成为一名好老师、一名合格的科研工作者。为了达到这个目标,她一直严格要求自己,努力学习做一名好老师、合格的科研工作者。她带领科室积极开展教学查房、知识讲座、疑难病例讨论等学术活动,培训胸腔、腹腔穿刺及深静脉置管、电除颤等临床技能、完善考勤及出科考核等相关制度,科室多次获得医院“优秀亚专业基地”。由于她教学规范认真、精益求精,科室的各项教学制度落实到位,被该院授予“内科教学基地的教学主任”的荣誉称号。除教学成绩优异外,她在科研方面取得的成绩也是可圈可点。她是医院国家药物临床试验基地心血管专业负责人和主要研究者,近年来参与国家重大科技专项实验3项,获市级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二等奖7项,著书1部,发表国内外核心期刊论文10余篇,其中SCI论文3篇。

“今年我们科的核心工作任务是:发展心脏重症的亚专科——心脏康复中心,我科建设心脏康复中心的优势是:不仅可以让心脏重症病人在监护病房里就开启心脏康复计划,还能够服务兄弟科室、医院联合开展心脏病人的院内及院外的康复活动。我们的愿望是:我们不光能救治心脏病人,更应该让心脏病人能够早日摆脱心理障碍、做好合理饮食、合理用药、合理运动、合理随访,帮助患者早日回归家庭、回归社会,这也是我做为一个心血管内科医生的理想吧!”王娜坚定地说。

作为医院冠心病重症监护病房(CCU)主任,兼任周口市医学会内科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周口市胸痛中心联盟秘书长、内科规培基地教学主任、“心脏康复中心”医疗运行总监等众多职务的王娜博士,每天24小时的分分秒秒,几乎都处在“备战”状态,随时都要准备与死神博弈、竞赛!

王娜这种捍卫心脏重症患者的仁医仁术济苍生的医者大爱,才让无数心脏重症病人能够起死回生,她是一位真正“值得托付生命的好医生”!在她带领下的CCU科室,并不满足于当下所取得的成绩,一直在努力奋斗拼搏着,天道酬勤,真可谓“扬帆起航正当时,砥砺前行铸辉煌”!

作者/周口日报记者刘伟

编辑/刘玉娟

审核/刘阳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moluof.com/gbyf/953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