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心病是当今世界上导致死亡的主要病症之一。由于临床表现复杂,病情变化突然,常常使人听而生畏。据统计我国每人中就有7.7位患有冠心病;每10万人中就有92.03位死于冠心病。
正确认识冠心病,坚持科学的生活方式,及时发现、认真治疗是非常重要的。
关于冠心病,这些你应该知道!
冠心病全称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是由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使血管管腔狭窄、阻塞,和(或)冠状动脉痉挛导致心肌缺血缺氧或坏死的心脏病。
当管腔狭窄超过75%时,就有可能引起心肌缺血,发生心绞痛。
若完全发生堵塞,就会发生心肌梗死。
目前,我国心血管疾病病人有2.9亿,其中心肌梗死病人有万。
冠心病主要分为五种类型:
1.心绞痛型冠心病:在冠状动脉狭窄的基础上,由于心肌负荷的增加,引起心肌急剧的、短暂的缺血与缺氧的临床综合征,它的胸痛常为短暂的、压迫性胸闷或烧灼感,疼痛可延伸至颈部及手臂。2.心肌梗死型冠心病:在冠状动脉病变的基础上,发生冠状动脉供血急剧减少或中断,使相应的心肌严重而持久地急性缺血导致心肌坏死,表现为严重持久的胸痛、气促、出汗头晕、恶心、呕吐;心律失常、心悸等。3.猝死型冠心病:心脏骤停的发生是由于在动脉粥样硬化的基础上,发生冠状动脉痉挛或栓塞,导致心肌急性缺血,造成局部电生理紊乱引起暂时的严重心律失常所致。4.无症状型冠心病:病人无临床症状,客观检查有心肌缺血表现的冠心病亦称隐匿型冠心病。病人多属中年以上,无心肌缺血的症状,在体格检查时发现心电图有ST段压低、T波倒置等,或放射性核素心肌显像显示心肌缺血表现。5.缺血型心肌病型冠心病:主要为长期心肌缺血导致心肌纤维化所致,表现为心脏扩大、心力衰竭和心律失常。三高,冠心病的危险因素
高胆固醇血症血脂是血液中胆固醇、甘油三酯和类脂的总称。高脂血症俗称“高血脂”是指各种原因导致的血浆中胆固醇和/或甘油三酯水平升高的一类疾病。血脂检查项目中,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HDL)、低密度脂蛋白(LDL)为必查项目,其中低密度脂蛋白又被称为“坏胆固醇”。当血液中总胆固醇及低密度脂蛋白沉积时,会形成动脉硬化斑块导致管腔狭窄或闭塞,从而引发冠心病,同时甘油三酯可以使“坏”胆固醇升高,所以它是“坏”胆固醇的帮凶。低密度脂蛋白(LDL)是导致动脉粥样硬化最主要的成分,因此,早发现LDL升高,可以尽早干预。从而预防冠心病、心肌梗死和中风的发生。高血压血压升高与冠心病关系密切,60%~70%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人有高血压,高血压病人患本病较血压正常者高3-4倍。因此,高血压也被称为冠心病的“潜在杀手”。糖尿病糖尿病病人的发病率较非糖尿病病人高2倍,被称为“甜蜜杀手”。其他危险因素冠心病的发生还与吸烟有关,吸烟可导致动脉壁氧含量不足,促进动脉硬化的形成。吸烟者冠心病的发病率和病死率较不吸烟者要高2~6倍,而且与每日吸烟的支数成正比,被动吸烟也是危险因素。此外,缺乏体育锻炼、超重或肥胖,压力过大、便(过)于偏激的A型性格等都是冠心病的危险因素。当然,随着年龄的增加、男性以及有冠心病家族史的人群也是冠心病的高危人群。
冠心病患者应人手一份的健康处方
01
冠心病患者“该吃”与“不该吃”
冠心病患者不能吃:
①高胆固醇饮食。由于胆固醇尤其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可参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形成、进展和破裂等过程,过多的外源性胆固醇摄入可导致血液中胆固醇水平的升高,进而参与冠脉事件的发生。②二、高热量饮食。超重和肥胖是冠心病的重要危险因素。由高糖、高脂饮食带来的热量摄入过多,当其超出人体热量消耗时会导致超重、肥胖、血脂异常、糖调节受损等情况的发生,不利于冠心病的控制。③高钠饮食。对于合并高血压的冠心病患者高钠饮食可导致血压的升高,而高血压是冠心病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在冠心病合并心功能不全患者中,过多的盐摄入可导致人体内血液容量增加,从而增加心脏负担诱发心衰。冠心病患者可以吃:
①适当减少膳食胆固醇摄入,动物内脏等食物富含胆固醇,应尽量减少食用。②减少膳食中饱和脂肪酸和高热量食物的摄入,限制动物脂肪和饱和脂肪酸含量高的植物油如棕榈油的摄入,控制甜食、含糖饮料的进食,将体重控制在正常范围内(即体重指数小于24kg/m2)。③增加饮食中新鲜蔬菜、水果、低脂(或脱脂)乳制品、禽肉、鱼、大豆等的摄入,在低脂、适当热量和蛋白质摄入的同时,保证维生素、钾、钙、镁等微量元素、纤维素的摄入。④限制膳食中钠盐摄入,减少家庭烹饪用盐、含盐调味品的使用,控制食用钠盐含量较高的加工食品如咸菜、腌制品等,将氯化钠摄入量控制在每天6克以下。02
健康生活方式
立即戒烟,避免接触二手烟。
不饮酒或少饮酒。
超重或肥胖的患者减轻体重。
体重指数应控制在24以下,体重指数(BMI)=体重(kg)/身高的平方(m2)。
少吃肥肉、动物内脏等高脂肪食物,炒菜少放油,多吃新鲜蔬菜。
低盐饮食,患者每日食盐量不超过6克。
康复期患者应坚持慢跑、散步等活动。
建议尽量保持每周3~5次,每次持续20~30分钟,推荐中等强度,具体活动安排应根据自己身体情况而定。
急性期患者好转出院后,可从每天身体活动10分钟开始,逐渐增加运动时间。
保持心情舒畅、情绪稳定;
避免过度劳累,保证充足睡眠。
03
冠心病的康复与治疗
长期药物治疗:遵医嘱坚持长期药物治疗,即使在置入支架后仍需长期服药,不要随意自行停药,如需调整药物,应先咨询医生。
急救药物随身带:随身携带硝酸甘油、消心痛、速效救心丸等急救药物。
定期复查:在医生指导下定期复查心率、血压、血脂和血糖等,监测药物不良反应。
危险因素控制:合并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等患者应控制血压、血糖、血脂等指标。
做为冠心病患者的家属,我们应该注意,如果患者出现病情加重,尤其是出现下列症状之一,应尽医院进行救治。胸痛程度加重,持续时间延长,持续20分钟以上提示可能心梗。轻体力活动甚至休息状态下胸痛发作。经休息或含服硝酸甘油等急救药物,胸痛不缓解。活动时喘息异常或平卧位呼吸困难。点击图片,阅读相关文章
多点在看
多点健康
中医白癜风中科助力健康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