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假开始啦!
这个假期你是去景区看人了吗?
是开启“逛吃逛吃”的小火车模式了吗?
还是宅在家中了?
欢度国庆有N种方式,
但最主要的一点,
就是要保持身体健康~
下面呈上
欢度长假的健康秘笈~
01
注意食品卫生,预防肠道传染病。
长假期间,外出旅游度假、探亲访友、各种婚庆、聚餐活动明显增加,一旦忽视食品卫生,很容易引发肠道传染病。这里我们要说到的有两种,一种叫旅游者腹泻,另一种叫食源性疾病。
旅游者腹泻
感染对象:主要为旅游者,尤其短期旅游者和去卫生设施较差的国家旅游者发病率极高。
发病原因:饮用受到污染的水或摄入受到污染的食品、乳类、饮料而感染发病。
临床表现:腹泻、大便呈水样,可伴有腹痛、恶心、呕吐、寒战、头痛等症状,严重者可出现脱水。
预防措施:重视旅行卫生,注意不喝生水、不吃不卫生、变质腐败食品,养成饭前便后洗手等个人良好卫生习惯。
食源性疾病
发病原因:食品生熟不分、操作制作上交叉污染、食用未烧熟煮透食品、腐败变质和受到污染的熟食制品等。
临床表现:腹痛、腹泻、恶心、呕吐等胃肠道症状,严重者可造成死亡。
预防措施:重视食品卫生,不要食用不卫生、腐败变质、未烧熟煮透的食品。一旦出现类似症状,医院诊治,以免延误病情。
02
做好防蚊灭蚊,预防登革热等虫媒传染病。
虽然天气已经慢慢转凉,登革热仍不能忽视!特别是国庆期间有计划赴美洲、东南亚、我国广东、广西、海南等地旅游度假的市民,要注意此时为当地的疾病流行期,应避免蚊虫叮咬,远离人员密集通风不良的场所。
登革热
发病原因:携带登革热病毒的伊蚊叮咬。
临床表现:起病急骤,畏寒,发热、体温在39~40℃,伴有头痛、眼眶痛、关节痛和骨骼痛,面、颈、胸部出现潮红,皮肤可出现皮疹等,少数病人可并发登革出血热和登革休克综合征。
预防措施:防蚊和灭蚊,去疾病流行区旅游期间应做好防蚊工作,如在旅游、工作或返港后出现类似登革热症状时应及时就诊治疗。
03
注意个人卫生习惯,预防流感、手足口病等传染病。
人群密集、空气流通差的公共场合是这类传染病的高发场所,因而要经常性地开窗通风,尽量避免接触患者。
流行性感冒
传播途径:主要通过呼吸道传播。
临床表现:高热、头痛、四肢酸痛、乏力和伴有流涕、咳嗽等上呼吸道卡他症状,体弱、多病和老年人感染后易出现肺炎等并发症。
预防措施:注意保暖,增加体育锻炼,流感流行季节少去公共场所或空气混浊场所,集体单位应经常开窗通风,保持空气流通。如出现类流感症状者,应及时就诊治疗和休息。
手足口病
传播途径:密切接触病人的粪便、疱疹液和呼吸道分泌物及被污染的手、毛巾、手绢、牙杯、玩具、餐具、奶瓶、床上用品等。
临床表现:发烧,手掌心、脚掌心出现斑丘疹和疱疹(疹子周围可发红),口腔粘膜出现疱疹和/或溃疡,疼痛明显。部分患者可伴有咳嗽、流涕、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和头疼等症状。
预防措施:流行期间不带孩子到人群密集、空气流通差的公共场所,要避免接触患病儿童;每天晨起检查孩子皮肤(主要是手心、脚心)和口腔有没有异常,注意孩子体温的变化;接种EV71疫苗。
04
其它。
患有高血压、冠心病和胃、十二指肠溃疡等慢性病患者长假期间还应注意保持生活节律,预防疾病复发。
最后,
祝愿大家吃好、玩好,
过一个健康的长假~
来源:张家港疾控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