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根汤治疗误诊为冠心病的外感患者一例

病案:患者李**,女,49岁,年2月2日初诊,诉间断胸闷心慌周余,气短加重1天,伴汗出,嗳气时作,夜寐欠佳,盗汗,腹泻,稀水便,舌胖暗,有瘀斑,边有齿印,苔淡黄厚腻,脉浮细数。患者发病以来先医院医院就诊,以心肌梗死急诊治疗及冠心病住院治疗,服用降脂抗凝扩血管等药,症状未见改善,遂来导师严冬门诊,查血常规:白细胞计数21.05×/L,中性粒细胞百分比90.1%;导师诊察患者,见患者虽以“胸闷心慌”为主诉,但亦可见汗出时作,动则尤甚、腹泻、脉浮数等外感症状,结合检查结果,可知患者存在感染迹象,追问病史,患者未能明确外感史,只说发病前云南旅游归来,较为疲劳,全身酸痛。辨证为风寒湿邪袭表,经久未解,阻滞气机,心胸不畅,同时邪又入里化热,困遏中焦,予葛根汤加减调治,方药如下:葛根30g,麻黄6g,桂枝12g,炒白芍12g,黄芩10g,黄连9g,厚朴花6g,广藿香10g,佩兰10g,红枣15g,甘草6g,3付,并予藿香正气软胶囊及蒲地蓝消炎片备用以协助治疗。服药1天后,患者联系诉胸已不闷,气也顺了,腹泻已止,仅有腹痛症状,嘱其服用藿香正气软胶囊。2天后患者来诊,胸闷心慌等诸症均已消失,舌淡红有瘀斑,苔少,脉细弦,复查血常规:白细胞计数10.13×/L,中性粒细胞百分比66.8%。

按语:此例患者为一例非典型外感患者,以“胸闷心慌”为主诉,因为伴有汗出,被外院急诊误诊为“心肌梗死”治疗一天,未效。转院住院治疗,冠脉造影虽提示冠脉轻度狭窄,但按冠心病扩冠,抗凝,降脂等治疗症状未减。仔细收集病史,可见患者有汗出、腹泻、全身酸痛、脉浮等疑似外感症状,血常规检查,白细胞和中性粒细胞明显增多,进一步佐证了患者为外感病的事实。近日本地外界温度骤降,雨雪交加,患者从温暖的地方旅游归来,体虚外感而不自知。辨证为风寒湿邪袭表,患者发病已有周余,病情迁延,入里化为湿热,困遏中焦,耗气伤阴,故见汗出、嗳气,腹泻,盗汗等症,再结合舌质舌苔,舌胖暗,有瘀斑,虽有血瘀在里,但苔满口淡黄厚腻亦佐证湿阻中焦。故笔者导师以葛根汤为基础辛温解表,佐以黄芩、黄连清热燥湿止泻,藿香、佩兰芳香化湿和中。全方共11味药,药味精简,但面面俱到,表里并治,以辛温解表为主,疏散表邪,兼以清解湿热。故患者用药1天胸闷心慌气短等症状即消失,服药3天,血常规中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等指标即明显下降,疗效显著。

此例非典型外感患者的诊疗过程给了笔者很多启发,总结如下:1.患者的非典型性中西医均有解释,现代医学中,病毒性感冒影响心脏,可见胸闷心慌等症状,胃肠型感冒可见腹痛腹泻等症状。中医方面,心火克肺金,但在疾病状态下,肺金反侮心火,可见胸闷心慌等症状,肺与大肠相表里,可见腹痛腹泻等症状。故医者临证时,切不可被患者的主诉所蒙蔽,要整体审查,四诊合参,方能抓住病根。2.现代医学研究中,血常规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明显升高,提示感染,必定会应用抗生素治疗,但此例患者中,并未应用抗生素,服用中药仅3天,患者临床症状及血常规指标就明显下降。故我们中医学者要提升自我的信心,正确认识中医中药。3.以往我们遇到血常规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明显升高时,常常认为患者是邪热亢盛,需要用大队清热解毒药物(类似现代医学抗生素)来治疗,但从此例患者我们可以看到,方药中仅有黄连、黄芩两味清热药物,而以辛温解表为主,短暂服药,效若桴鼓。故在临床实践中,现代医学的实验室检查结果仅作为参考,而以患者的症状、舌脉为依据,四诊合参,辨证论治,方能药到病除。

赞赏

长按向我转账

受苹果公司新规定影响,iOS版的赞赏功能被关闭,可通过转账支持。









































白殿风治疗费用
北京公立白癜风医院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moluof.com/gbyf/175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