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外反搏对冠心病的疗法

冠心病治疗是一个综合的干预过程,包括药物控制,并根据情况采用冠状动脉搭桥术和血管介入术实施血运重建。尽管在心绞痛治疗上获得进展,大量的患者仍然有症状,严重影响他们的生活质量。这些患者可能受益于增强型体外反搏疗法。增强型体外反搏(体外反搏)是一种非侵入性的治疗心绞痛的反搏疗法,通过对下肢袖套的序贯充气,降低左心室后负荷,增加冠脉灌注压。增强型体外反搏已表明可以改善难治性心绞痛患者的症状和运动负荷试验中ST段压低的时间。体外反搏发挥了即时的和持续的抗心绞痛效应,改善了心绞痛级别和生活质量。美国的医保中心已批准支付加拿大心血管学会CCSⅢ-Ⅳ级,拒绝或不适合有创性治疗的心绞痛患者行EECP治疗的费用。随着EECP临床试验结果的公布,体外反搏的作用,包括其在治疗方案中的地位,获得了更多的重视。

Lawson等人(年)评估了体外反搏治疗对心绞痛患者长期预后的影响:研究纳入33例CAD患者,并根据有无放射性核素压力灌注的早期改善分为反应组和无反应组。患者人群特征包括:73%为多支血管病变;45%有MI病史;61%的患者曾经接受CABG和(或)PTCA。随访5年跟踪MACE发生率。结果发现:有26例有反应者(灌注改善),7例无反应。5年随访的MACE包括:4例患者死亡,8例患者发生心血管事件(急性MI4例;重新CABG或PTCA6例;瓣膜置换1例;不稳定心绞痛1例)。无反应者MACE发生率(6/7,86%)显著高于反应组(6/26,23%)。EECP治疗后5年,有21例患者(64%)仍然存活,无MACE发生,无需血运重建。该研究证明,对于大多数治疗后核素压力灌注改善的患者,体外反搏是一种有效的长期疗法。

Richard年的一项关于稳定型心绞痛体外反搏和PCI的比较研究证明:尽管存在一些局限,在选定的有症状的并适合PCI的冠状动脉疾病患者,体外反搏是一个安全的治疗方案。虽然在EECP治疗后的一年中,选择PCI治疗的患者心绞痛发作次数更为减少,但大多数接受EECP治疗的患者心绞痛的程度有所减轻。体外反搏除了在无介入治疗史的患者当中作为初始治疗外,还可能有一个潜在的治疗作用,能够优化先前血运重建术的结果。虽然PCI有更低的1年症状发生率,但体外反搏在选定的阻塞性冠状动脉疾病患者中是安全无创的治疗选择。研究者认为,缺血性心脏病患者,有慢性心绞痛并对其他疗法无效,体外反搏是另一种有效的治疗策略。

体外反搏采用加压装置包裹下肢,在心舒期充气到毫米汞柱,在心缩期进行放气。因此在收缩期降低了左心室的负荷,舒张期压力的增加被认为能够改善冠状动脉的血流量。在一项体外反搏随机临床试验中,纳入了例Ⅱ至Ⅲ级心绞痛患者,对照组采用下肢加压75毫米汞柱,实验组下肢加压毫米汞柱。结果表明,临床症状和踏车运动时间得到改善,心肌灌注也有相应的改变,但由于装置的限制,缺乏适当的盲法而使结果不甚确定。

目前认为症状改善的机制包括:血管内皮功能的增强,促进侧支循环,改善心功能和类似体育锻炼的周围效应。体外反搏发挥有效作用,患者需要在几个星期内每天在诊所治疗,许多患者可能难以坚持。

Michael等()的一个多中心的放射性核素研究,评估了体外反搏对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心肌灌注的影响:这项研究证明,在有症状的具可逆的心肌灌注缺损的慢性缺血性心脏病患者中,体外反搏显著改善运动耐量,心绞痛级别和生活质量。心肌定量单光子计算机断层显像提示,在体外反搏前后,及相同心率情况下,平均缺损幅度,逆转数量,增厚率和射血分数没有显著变化;未显示休息和运动中心肌灌注的改善,也没有表现出射血分数的变化。研究认为冠状动脉内皮功能的改善可能解释了部分体外反搏的效应机制。体外反搏发挥其有益作用的确切机制不明,但其效应之一被认为是冠状动脉侧支血管的形成和募集。

Michael等进一步评估了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重复体外反搏的频率和疗效,结果发现:在完成体外反搏初始疗程的2年内。重复治疗率是18%,平均发生在初始治疗后天。在接受重复体外反搏治疗的患者中,重复治疗结束后,70%的患者心绞痛级别减少大于或等于一个级别,硝酸甘油的用量也相应减少。

Maryam等人采用应变率成像评价了体外反搏治疗后左室收缩和舒张功能,他们纳入了20例难治性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评估体外反搏对心肌的力学性能和心脏功能的影响。研究通过超声心动图组织多普勒测量反搏前后收缩和舒张功能参数。反搏方案是每天一小时,每周5天,持续7周。结果显示:体外反搏增加了中间段心肌的舒张晚期峰值跨二尖瓣流入速度、传播速度、二尖瓣环舒张早期峰值流速、收缩期峰值流速和舒张早期流速;所有基底段和中间段的舒张晚期峰值流速、收缩期峰值应变率和峰值应变显著增加;左心室(LV)射血分数也显著提高。EECP治疗后跨二尖瓣E/A和E/Ea比例显著下降。完成治疗的患者,心绞痛级别显著减少。结论认为:基于此项研究中流速,应变和应变率成像结果,体外反搏可改善慢性心绞痛患者的左室收缩和舒张功能,使CAD患者从EECP中受益。

ShahSA等在年发表的一项对13个前瞻性研究的荟萃分析中,检索了年至年2月发表的研究报告,纳入共例接受EECP治疗的慢性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体外反搏方案为:1小时/天,5天/周,7周共35小时,通过检测反搏前后加拿大心血管学会(CCS)心绞痛级别的改善进一步评估体外反搏的益处。通过亚组分析和柯克兰Q统计量对异质性进行了评估。通过检测漏斗图和艾格偏倚统计量评估发表偏倚。在13个研究中的例患者,86%的患者CCS心绞痛级别至少减少了一个得分(95%置信区间82%~90%,Q统计量P=0.)。漏斗图显示出有些不对称,但艾格偏倚统计量表明没有发表偏倚(P=0.97)。该荟萃分析结果呼吁进一步的长期研究,以确定体外反搏治疗慢性稳定型心绞痛的地位。并指出,对于难治性或不适合侵入性治疗和(或)药物治疗的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应考虑体外反搏治疗。

——图片来自网络

——文章摘自增强型体外反搏——理论与实践

赞赏

长按







































鐐规淮鐘剁櫧鐧滈
鍖椾含娌荤枟鐧界櫆椋庤垂鐢ㄥ灏戦挶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moluof.com/gbyf/16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