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的心、身是互相联系的,身体疾病可以引起一系列的心理反应,心理因素也可以在身体的多个系统上出现各种各样的症状。
目前心血管疾病已经成为我国最严重的健康问题之一,越来越多的心血管病患者合并存在心理问题,这两种疾病互为因果,相互影响,导致疾病症状加重。
医院年10月份正式成立心脏康复中心后,针对部分患者心血管疾病与心理疾病同时并存的现状,开始实施“双心”综合诊疗模式,并积极筹建“双心门诊”。
今年10月26日,该院“双心门诊”正式开诊,让患者在求治心血管疾病的同时,也获得心理问题方面的诊疗。
小编告诉你
医院可是山东省第一家,也是唯一一家开设“双心门诊”的医院奥!科普一下,什么是“双心医学”我国双心医学的概念最早由胡大一教授于年提出,是一门由心血管与心理学交叉并综合形成的学科,旨在研究心理障碍与心血管疾病之间的相互影响和转归,倡导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重视诊治心血管疾病和同时存在的心理问题,寻求心血管和心理的双心健康。
下面来了解一下双心门诊据该院心脏康复中心主任姜翠玲介绍,双心门诊是心身疾病(心)伴心理障碍(心)咨询门诊,针对存在焦虑、抑郁表现的心脏病患者和焦虑、抑郁等心理障碍引发的酷似心脏病症状的身体不适等,通过心理访谈、心理沙盘、脑状态监护仪、多功能脑控感知椅、脑控机器人训练等进行心理评估和疏导,配合药物,同时治疗患者的躯体性心脏疾病与心理疾病,帮助心脏病患者实现真正意义上的预防、治疗和康复。
淄川城南的李大爷今年70岁,患有顽固性失眠症10年,每晚总睡眠不足2小时,常年靠药物催眠,长期的失眠使李大爷出现心慌气短、胸痛等不适症状,经检查,李大爷除心肌供血不足外,并没有严重器质性病变。李大爷多年来“奔波”医院诊疗,效果均欠佳。8月份,李大爷就诊于该院,针对李大爷的病情,接诊医生姜翠玲通过心理评估、脑状态检查后,明确诊断患者伴有轻度的焦虑和抑郁等心理问题,为其制定了心里沙盘、心脏康复体能训练、多功能脑控感知椅、配合药物等多项治疗措施,经过2个月的综合治疗,李大爷的胸痛、气短等自觉症状显著减轻。
“我现在不需要依赖任何药物,每晚睡眠都能6个小时,感觉身上也有劲了,和原来每天病怏怏的直接不一样。”李大爷对自身的健康变化发自内心的高兴。
而赵大爷却因行冠心病介入手术,而时常出现胸闷、心慌的症状,该中心经心理量表评估,诊断患者是因心脏放支架后,轻度心理抑郁引起的症状,通过心理访谈、药物治疗的综合治疗2个月后,赵大爷的胸闷、心慌症状明显减轻,精神开朗了许多,仅需服用治疗冠心病的药物。
专家介绍有下列情况之一就应该看“双心门诊”1、患有冠心病、高血压、心动过速、早搏患者,经心内科检查及治疗后,仍有胸闷、胸痛、心慌、气短等症状,并有情绪不安、担忧、失眠等。
2、有反复发作的疑似心脏病症状,伴有焦虑、紧张、恐惧等,经过心电图、心肺运动试验或冠脉造影检查,未发现明显心脏器质性病变。
3、头痛、头昏、记忆力减退、恶心、食欲不振、上腹部不适、并有情绪不安、担忧、紧张、失眠、抑郁等症状,经过相关科室检查及治疗后。
4、血糖增高、更年期综合症、月经失调等伴有情绪烦躁、不安、易出汗、失眠、多梦。
5、有入睡困难、浅睡易醒、多恶梦、早醒等睡眠问题。
6、焦虑症、抑郁症、心脏神经症、适应障碍等。
7、面临重大精神刺激、感觉压力过大,有情绪困扰。
8、其他符合心身疾病伴心理障碍。
双心门诊地点:门诊楼三楼6号诊室
双心门诊时间:每周一至周六(每天上午)
-
聆听您的声音
播报行业信息
传递卫生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