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心学堂冠心病患者如何自行判断运动量

用心呵护生命,用爱延伸服务,塑心学堂专栏将定期推送心脏和急危重症相关的防治及养生保健科普知识,为您排忧解惑!

冠心病患者,心脏放支架了,冠心病就治愈了?不少装了支架的冠心病患者以为,装完支架冠心病就治愈了,终于可以松一口气,从此安枕无忧,无需康复治疗,其实这样的观念是不对的!冠心病植入支架可迅速开通阻塞的血管、改善心肌缺血、有效缓解症状,从而减少冠心病患者心血管主要不良事件的发生。但是,支架术后冠心病患者仍存在很高的心血管疾病复发和死亡风险,应该提高警惕,综合管理,不能掉以轻心,尤其是术后1年内!

《塑心学堂》专栏之前也和大家分享过冠心病患者运动康复尤为重要,有研究表明,冠心病支架术后运动耐量普遍下降40%,而运动耐量每升高1MET(运动强度单位,即代谢当量,1MET相当于安静时的能耗量或代谢率),死亡风险可下降12%,然而近60%PCI术后患者因为各种担忧严重缺乏运动。其中,如何判断运动强度是冠心病患者最为关心的问题之一,运动强度不够,达不到运动康复的效果,运动强度过高,又容易带来运动的风险,那该怎么办?

今天,医院重症医学科曾锐祥主治医师来为大家分享几个简便的自我评估运动强度的方法!曾锐祥医生已于今年4月获得IEI国际运动健康研究学院中级运动处方咨询师的资质。

自我评估运动强度方法一:一般感觉法

运动适宜的标志:锻炼后有微汗、轻松愉快、食欲和睡眠良好;稍感疲劳、肌肉酸痛,但休息后可消失;第二日觉体力充沛,有运动欲望。运动量过大的表现:锻炼后大汗淋漓、头晕眼花、胸闷、气喘、非常疲劳;倦怠、易激动、睡眠不佳、食欲减退;脉搏在运动后15分钟尚未恢复;第二日周身乏力、缺乏运动欲望。运动量不足的表现:身体无发热感而无微汗,脉搏也无何变化或2分钟内很快恢复。也可以通过以下的运动强度评估表自行评估,凡有征象的指标,可在相应的表现上打“√”。

自我评估运动强度方法二:自我感知劳累程度分级法

自我感知劳累程度分级法多采用Borg评分表(6~20分),通常建议冠心病患者的运动强度在11~16分范围内运动,即自我感觉劳累程度轻松到用力的范围。Borg评分表

自我评估运动强度方法三:心率监测法

冠心病患者可通过自行监测运动过程中的心率去评估运动的强度,首先要确定运动的目标心率,简单的判断是在静息心率(平时安静状态下的心率)的基础上增加20-30次/min,自我感觉体能差的冠心病患者增加20次/min,体能好的增加30次/min。更为准确的是最大预测心率法来确定目标心率,最大预测心率=-年龄,通常临床上以是否达到最大预测心率值的60%-85%来判定运动试验是否达标,服用B受体阻滞剂的患者,最大预测心率=(-年龄)×0.62。例如,40岁的中年人可以分为3个阶段,每阶段锻炼6-8周,就可获得安全,最佳效果。第一阶段:(-40)×0.65=次/分;第二阶段:(-40)×0.75=次/分;第三阶段:(-40)×0.85=次/分。

以上三种方法比较简单易行,适宜冠心病患者运动过程中自我评估运动强度。为了预防运动带来的可能风险,运动前请需要咨询医生,完善运动风险评估。如果运动过程中出现以下情况,请务必注意:

在运动中若出现胸痛、头昏目眩、过度劳累、气短、出汗过多、恶心呕吐以及脉搏不规则等,应马上停止运动。

停止运动后上述症状仍持续,特别是停止运动5~6min后,心率仍增加,医院急诊就诊。

如果感觉到有任何关节或肌肉不寻常疼痛,可能存在骨骼、肌肉的损伤,也应立即停止运动。

END

曾锐祥

医院重症医学主治医师,IEI国际运动健康研究学院中级运动处方咨询师,美国心脏病学会培训会员,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慢病防治与管理专委会青年委员,医院学会心脏康复专业委员会青年委员,中国中医药信息学会科普分会委员,广东省广府文化研究会塑心文化专业委员会秘书长。主持省部级课题1项,参与国家级课题4项,发表学术论文20篇(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13篇),其中SCI源期刊收录17篇,包括《Atherosclerosis》、《InternationalJournalofCardiology》和《JournalofCardiology》等国际知名杂志。

擅长:急性心肌梗死、高脂血症、高血压病、心律失常、心力衰竭等中西医诊治、冠心病介入治疗及心脏中西医结合康复治疗。

门诊:每周三下午(医院大德路总院西区三楼心脏门诊)

供稿:医院重症医学科曾锐祥

编辑:朱海媚责编:宋莉萍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moluof.com/gbwh/771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