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先戳一戳「全科学苑」,把我设为星标??
据《中国循环杂志》年发布的中国心血管报告显示~年城乡居民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死亡率持续增高,急性心肌梗死死亡率的变化趋势农村明显大于城市;而美国~年脑血管疾病、冠心病及其他心血管疾病死亡率的趋势均趋于平坦或下降,这与其综合的管理和治疗不无关系。
预防措施无论对冠心病患者或冠心病高危人群都十分必要。医院心内科的何青教授在第二十九届长城国际心脏病学会议上就冠心病的二级预防做了精彩演讲。
冠心病的预防
一级预防:未发生冠心病疾病的危险人群。
二级预防:冠心病早期患者。
三级预防:预防冠心病的恶化及并发症的发生。
冠心病二级预防,指对已经发生了冠心病的患者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目的是改善症状、防止病情进展、改善预后、防止冠心病复发。
冠心病的二级预防的主要措施有两个,一是寻找和控制危险因素,二是可靠持续的药物治疗。
《中国心血管病预防指南》对冠心病二级预防做了明确指导
二级预防药物治疗
改善预后的药物
1、抗血小板治疗
若无禁忌证,冠心病患者均应长期服用阿司匹林(75~ml)治疗。因存在禁忌证或不能耐受而不能服用阿司匹林者,可用氯吡格雷(75mg/d)替代。接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患者,联合应用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至少12个月;氯吡格雷不能耐受或有明确抵抗证据者,用替格瑞洛或普拉格雷作为代替。
2、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和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ARB)
绝大多数慢性冠心病患者都能够得益于ACEI的长期治疗,但得益程度与患者的危险程度有关。对于无症状左心室收缩功能异常、慢性心力衰竭和心肌梗死后的高危慢性冠心病患者以及合并高血压、糖尿病等疾病的冠心病患者,服用ACEI治疗获益更多。因此建议若无禁忌证,冠心病患者均应长期服用ACEI作为二级预防。具有适应证但不能耐受ACEI治疗的患者,可服用ARB类药物。
3、β受体阻滞剂
β受体阻滞剂同时兼有抗缺血及改善预后的双重作用。建议若无禁忌证,冠心病患者均应长期应用β受体阻滞剂作为二级预防。心梗患者如在急性期因禁忌证不能使用,则在出院前应再次评估,尽量应用β受体阻滞剂,以改善预后,并根据患者耐受情况确定个体化的治疗剂量。
4、他汀类药物
有效降低血脂水平,延缓斑块进展、稳定斑块、抗炎等作用。如无禁忌证,长期使用他汀类药物,使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降至1.8mmol/L。
抗心肌缺血的药物
1、硝酸酯类
舌下含服或喷雾用硝酸甘油仅作为心绞痛发作时缓解症状用药,也可在运动前数分钟使用,以减少或避免心绞痛发作。长效硝酸酯制剂用于减低心绞痛发作的频率和程度,并可能增加运动耐量。硝酸酯类药与β受体阻滞剂联合应用,可以增强抗心肌缺血作用,并抵消心率增快的不良反应。
2、β受体阻滞剂
无禁忌者均应使用。
3、钙通道阻滞剂(CCB)
对变异性心绞痛或以冠状动脉痉挛为主的心绞痛,CCB是一线药物。地尔硫?和维拉帕米能减慢房室传导,常用于伴有房颤和房扑的心绞痛患者。不宜用于已有严重心动过缓、高度AVB和SSS患者。当稳定性心绞痛合并心力衰竭必须应用长效CCB时,β受体阻滞剂和长效CCB联合用药可能比单用一种药物更有效,但需注意不良反应。
4、其他治疗药物
曲美他嗪可与β受体阻滞剂等抗心肌缺血药物联用,也可作为传统治疗药物不能耐受时的替代治疗。尼可地尔可预防心绞痛的发作,长期治疗可改善心绞痛症状。
康复治疗
《冠心病康复与二级预防中国专家共识》指出,冠心病的康复是综合性心血管病管理的医疗模式,不是单纯的运动治疗,而是包括运动治疗在内的心理-生物-社会综合医疗保健。涵盖发病前的预防和发病后康复,是心血管病全程管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什么是心脏康复?
在规范的专业治疗基础上,通过运动、饮食等综合指导,使病人获得最佳的体力、精神及社会状况,促使病人回归社会,并能自主愉快生活。
心脏康复包括饮食、运动、心理、戒烟和药物五大方面。
冠心病的综合治疗-ABCDE
—END—讲者
何青
编辑
慧鑫
认识这么久了,还没有星标我吗?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