穴位配合药物,中医防治冠心病的外治敷贴疗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是冠状动脉血管发生动脉粥样硬化病变而引起血管腔狭窄或阻塞,造成心肌缺血、缺氧或坏死而导致的心脏病,常常被称为“冠心病”。但是冠心病的范围可能更广泛,还包括炎症、栓塞等导致管腔狭窄或闭塞。世界卫生组织将冠心病分为5大类:无症状心肌缺血(隐匿性冠心病)、心绞痛、心肌梗死、缺血性心力衰竭(缺血性心脏病)和猝死5种临床类型。临床中常常分为稳定性冠心病和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七味心痛散药物:白檀香、制乳香、制没药、郁金、醋炒延胡索各12克,冰片2克,麝香0.1克,伤湿止痛膏数片。

用法:将前7昧药共研成细末,调匀装瓶备用。临用时取药末适量,置伤湿止痛膏中心,贴于病人膻中、内关穴,敷贴12~24小时后揭去。连续治疗3次为1个疗程。

膻中穴:在胸部前正中线上,平第4肋间,两乳头连线之中点。经属任脉,是足太阴、少阴,手太阳、少阳;任脉之会。气会膻中心包募穴。主治胸痹心痛、腹部疼痛、心悸、心烦、呼吸困难、过胖、过瘦、呃逆、咳嗽、气喘、咯唾脓血;产妇缺乳症、乳腺炎、噎嗝,收缩等。

内关穴:内关穴是手厥阴心包经的常用腧穴之一,出自于《灵枢·经脉》,位于前臂掌侧,当曲泽与大陵的连线上,腕横纹上2寸,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主治心痛、心悸、胸闷、胸痛等心胸病证。功效:活血通络,缓痉止痛。主治:冠心病、心绞痛。

冠心消痛膏药物:白檀香、田三七、石菖蒲、冰片、半夏、薤白、细辛、炼蜜各30克。

用法:将前7味药共研细末,用时加入炼蜜调成糊状,摊敷在病人心前区,面积约7厘米×15厘米,用纱布敷盖。初次3天换药1次,换药2次后改7天换药1次,6次为1个疗程。功效:活血通络,缓痉止痛。主治:冠心病、心绞痛。

栀桃膏药物:栀子、桃仁各12克,炼蜜30克。用法:将栀子、桃仁研末,用时加入炼蜜调成糊状,摊敷在病人心前区,面积约7厘米×15厘米,用纱布敷盖。初次3天换药1次,换药2次后改7天换药1次,6次为1个疗程。功效:活血通络,宽胸散结。主治:冠心病、心绞痛、心肌梗死后引起的心绞痛。

活血行气膏药物:山楂浸膏20克,甘草浸膏8克,葛根浸膏10克,白芍克,厚朴克,鸡血藤挥发油6毫升、细辛挥发油1毫升,乳香没药醇液70毫升,冰片3克,黄酒适量。

用法:将白芍、厚朴研细末,加入上述浸膏及其余药物,用黄酒调成糊状,填敷病人脐中神阙穴处,外用胶布敷盖。隔2天换药1次,6次为1个疗程。

神阙穴:神阙穴在脐中部,脐中央。穴当元神之门户,故有回阳救逆、开窍苏厥之功效。加之穴位于腹之中部,下焦之枢纽,又邻近胃与大小肠,所以该穴还能健脾胃、理肠止泻。本穴除治中风脱症,厥逆之痰外,还可用治腹泻、绞痛、脱肛等症。一般不针,可纳炒盐,外敷姜片灸之。功效:活血通络,宽胸散结。主治:冠心病、心绞痛、白肌梗死后引起的心绞痛。

活血止痛贴药物:川芎,冰片1克,硝酸甘油1片,黄酒适量,伤湿止痛膏数片。用法:将前3味药共研成细末,调匀装瓶备用,临用时取药末少许,用黄酒调成黄豆大丸药1粒,置伤湿止痛膏中心,分别敷贴膻中、内关穴,敷贴12~24小时后揭去。连续治疗5次为1个疗程。功效:活血通络,缓痉止痛。主治:冠心病、心绞痛。

化痰开结膏药物:生大黄、南星各10克,川芎、桂枝、半夏各15克,细辛、冰片各5克,黄酒适量,伤湿止痛膏数片。用法:将前7味药共研成细末,调匀装瓶备用,临用时取药末20克,用黄酒调成黄豆大丸药1粒,置伤湿止痛膏中心,分别敷贴胸部膻中穴、手腕部内关穴,敷贴12一24小时后揭去。连续治疗5次为1个疗程。功效:活血化痰,开结止痛。主治:冠心病、心绞痛。

参麦强心膏药物:郁金克,石菖蒲、生山楂、川芎、赤芍、党参、麦冬各克。用法:先将郁金研成细末,再将后6味药放入锅中,加水毫升,煎煮30分钟,过滤取汁,加入郁金粉和匀,小火烘干。用时取药膏1~2克,敷于病人脐中神阙穴,纱布固定,每天1换,14天为1个疗程。

功效:益气通络,缓痉止痛。主治:冠心病、心绞痛。

九道医易

赞赏

长按







































专业治白癜风的医院
最好的中医专治白癜风医院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moluof.com/gbsw/370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