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商业角度看,阿司匹林应该是市场运作最成功的药物了。
随便询问10个中老年人,估计9个知道阿司匹林预防心脑血管病。
----------在一个很火的养生节目中,所谓的“砖家”建议所有老年朋友长期服用小剂量阿司匹林,说“有病治病,无病强身”。真的是这样吗?
dvdf
先看看一直以来专家共识怎么说:“阿司匹林是一种公认的心血管事件二级预防的治疗药物。然而,它在心血管疾病一级预防中的作用并不明确。”要搞懂这句话,首先要搞清楚什么是一级预防和二级预防。
通俗的说,所谓一级预防,即患者存在危险因素,但还未发病,这时候的预防措施就是一级预防;而二级预防就是指已经确诊患病,为防止疾病加重、复发采取的措施。
看到这里就明白了:对于那些已经确诊患有冠心病、中风或其他疾病的老人,应该按照医嘱服用阿司匹林,而对于那些没发病的健康人,阿司匹林有什么用就不清楚了----到底吃不吃?这要看心情。
◆◆但现在研究有了新进展。这是澳大利亚学者最近发表在《新英格兰医学杂志》的最新研究。《新英格兰医学杂志》可不是随便的科普杂志或健康小报可比,它可是顶尖的学术期刊,在全球医学杂志中排名第二!
本研究......(专业研究比较枯燥,没时间看研究细节的可以直接跳到结论)......
纳入的对象包括从年到年共例年龄大于70岁的老人,研究对象来自澳大利亚和美国,且均无心血管疾病、痴呆或残疾。研究对象被随机分为2组,实验组服用mg匹林,对照组服用安慰剂。该研究主要观察健康老年人服用阿司匹林能否预防冠心病,且是否会产生不良影响。研究平均随访4.7年,结果显示阿司匹林组心血管疾病发生率为10.7/0人年,安慰剂组为11.3/0人年(HR等于0.95,95%可信区间是0.83-1.08,如图1所示)。大出血发生率分别为8.6/0人年和6.2/0人年(HR等于1.38,95%可信区间是1.18-1.62,P0.,如图2所示)。
结论是,使用低剂量阿司匹林作为老年人心血管疾病的一级预防并不能有效降低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反而会显著增加大出血的风险。
该观点颠覆了包括医生在内大部分人的认识。一你还在每天服用阿司匹林吗?延伸阅读:
阿司匹林的副作用:01过敏反应易过敏体质的人如果服用了阿司匹林之后,很容易就会出现皮疹、血管神经性水肿以及哮喘过敏反应。
02水杨酸反应如果服用阿司匹林量比较大的话可能会引起水杨酸反应,比如头痛、耳鸣以及视力减退的症状,如果情况严重的话还可能会出现昏厥精神错乱等等。
03胃肠道损伤阿司匹林对胃粘膜有直接刺激作用,胃肠道不良反应最常见,表现为恶心、呕吐、上腹部不适或疼痛等,发生率为3%-9%,停药后多可消失。长期或大剂量服用可诱发、加重胃肠道溃疡(服用12周后就有可能出现)、出血、穿孔或血色素下降(1.6%)。少部分人出现大便潜血。
温馨提示
如果你喜欢本文,请分享到朋友圈。想获得更多信息,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