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用什么治 http://m.39.net/pf/a_6644727.html
撰写
医院心血管内科张其银
“三高”这个概念通俗易懂,是指: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高血压、高血糖和高血脂对心脑血管的损害巨大,长期持续的高血压、高血糖和高血脂,极容易导致心脑血管疾病。其中,最严重的就是冠心病(包括心绞痛和心肌梗死)和脑卒中(包括脑梗塞和脑出血)。
冠心病,全称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是指冠状动脉内出现粥样硬化斑块,引起冠状动脉部分或者完全堵塞,使得冠脉血流量减少或者丧失,心肌供血量减少甚至为零,从而诱发的一系列临床症候群。
冠状动脉就是一根具有三层膜(内膜+中膜+外膜)的血管。其中,内膜对于冠状动脉最为重要(堡垒也通常容易从内部被攻破)。
长期的高血压会使得血管壁压力增大,内膜细胞的排列不再紧致,内膜丧失弹性,内膜破损,此时血液中的杂质(特别是脂肪)就特别容易进入内膜,从而形成粥样硬化斑块。高血压会引起左心室肥厚和重构,还会让左心室喷射更多的血液来适应血流动力学紊乱引起的血液引流需求增加,这将导致左心室射血分数的持续降低。而左心室肥厚和重构,以及左心室射血分数异常是高血压加速冠心病进展的重要危险因素。据统计,全球30%的人群死于心脑血管事件,其中62%的卒中事件和49%的心血管事件由高血压直接引起。
高血糖对冠状动脉的影响也在于它会影响内膜细胞,会导致内膜细胞丧失抗氧化能力,从而引起内膜损伤。其病理机制与游离脂肪酸、异常胰岛β细胞功能缺陷等密切相关。与此同时,胰岛素抵抗可引发血液高凝,加重冠心病病情严重程度。研究证实,糖尿病可以使冠心病的发病率增加2-3倍。
血脂既是血液中的杂质,也是粥样硬化斑块内的主要物质。多项研究证实,L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升高,是冠心病的一项独立危险因子。冠心病患者炎症变化过程与血脂的淤积有着密切关联,同样脂代谢紊乱会加重血液高凝,高血脂是冠心病持续加重的重要风险因素。目前,我国成人血脂异常总体患病率高达40%以上。人群血清胆固醇水平的升高将导致我国在10年内的心血管病事件增加万。
如果高血压、糖尿病和高血脂三者都有,那么在三者的协同作用之下,患者出现冠心病的风险则更大。
“三高”不一定必然出现冠心病,只是此时罹患冠心病的风险极大。如果在早期进行生活管理和药物干预,则极有可能逆转或者延缓病情的进展。
01
在生活管理方面,健康的饮食习惯、适度的体育锻炼、心理和情绪调节非常重要。强调低盐低糖低脂饮食,多食用绿色植物,戒烟戒酒,做好生活管理。
02
药物治疗方面,控制血压的药物、控制血糖的药物、控制血脂的药物要早期、合理使用,并且做好监测,定期测量血压,复查血糖和血脂。冠心病的二级预防方面,除了健康的生活方式、合理饮食、适当运动、保持良好的情绪、控制血压、控制血糖、控制血脂外,还建议服用能改善心肌缺血、保护血管和抗血小板聚集的药物。在这方面,我国传统的中医药亦积累了丰富经验,在改善和延缓局部病理损害的同时,还能协调全身的功能状态。麝香保心丸作为代表性药物之一,具有芳香温通、益气强心的功效,可扩张冠状动脉、保护血管内皮、抑制血管壁炎症、促进治疗性血管新生,疗效显著。
总而言之,“三高”≠“冠心病”,但“三高”人群罹患冠心病的风险极大,“三高”是罹患冠心病极其重要的危险因素。因此,做好“三高”的预防和管理至关紧要。只有做好冠心病的一级预防和二级预防,才能早日到达我国“冠心病”患病率和致死率的拐点,实现习近平总书记“健康中国”的宏伟目标!
科普文章,欢迎转发,转发自中华医学信息导报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