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期白癜风能控制吗 https://m-mip.39.net/nk/mipso_4579600.html
作者:医院(医院)检验科黄驰
在年的死亡事件中,心血管疾病占总死亡人数的45%,其发生的危险因素为传统危险因素:高血压、高胆固醇血症、吸烟、糖尿病及家族史等。动脉粥样硬化(AS)是造成心脑血管疾病的主要原因,由低密度脂蛋白(LDL)将胆固醇从肝脏运送至身体组织,侵入到血管壁至内皮下沉淀并形成斑块,这些斑块随时间逐渐堆积导致平滑的血管壁日益变硬或窄化,这种状态称为动脉粥样硬化。如果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在冠状动脉,则被称为冠状动脉心脏病及冠心病(CHD)。
目前,国内外指南均建议采用传统危险因素为基础的模型预测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的的短期和长期风险。高胆固醇血症检测包含了总胆固醇(CHOL),甘油三酯(TG)及高密度脂蛋白(HDL)、低密度脂蛋白(LDL)等脂质相关检测。但是,仅采用传统危险因素仍存在不足,某些不具备传统危险因素的患者仍然发生心血管病事件。医院内多例冠心病患者数据研究显示70%的患者总胆固醇水平及LDL-C均在参考范围,总胆固醇及低密度脂蛋白(LDL)在冠心病预测中的局限性,需要在传统危险标志物基础上提供新的信息。
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LP-PLA2),又称为血小板活化因子乙酰水解酶,由成熟的巨噬细胞和淋巴细胞合成和分泌,释放到血液循环中的LP-PLA2其80%与富含载脂蛋白(ApoB)的低密度脂蛋白(LDL)结合,水解OX-LDL-C上的磷脂,生成促炎物质lyso-PC和OX-FA,因此具有促炎症和促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通过检测血液中的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LP-PLA2),可以有效了解动脉粥样斑块的炎症程度和稳定性,这种动态监测变化过程的炎性介质就能跟踪动脉粥样硬化的严重程度,预警心肌梗塞和脑血栓的发生。是传统危险评估的补充手段。
初步研究发现通过抑制磷脂酶A2,可以减少血管壁脂质的沉积和巨噬细胞的浸润。其对心脑血管栓塞疾病的预测、治疗和预后的判断具有重要意义。
中国老年学学会心脑血管病专业委员会和中国医师协会检验医师分会心脑血管病专家委员会组织编写的《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临床应用专家建议》指出:
美国心脏病学会基金会(ACCF)/美国心脏协会(AHA)年无症状成人心血管风险评估指南建议:可考虑对中等风险的无症状成人进行Lp-PLA2检测以进一步评估心血管事件的风险(推荐级别Ⅱb)。年ACCF/AHA心血管危险评估指南建议:无症状的一级预防患者,经过危险评估后仍然不能确定是否需要治疗的患者可考虑采用新标志物评估。年AHA/美国卒中协会卒中一级预防指南建议:检测炎症指标如hs-CRP或Lp-PLA2可以识别卒中高风险患者(推荐级别Ⅱb,证据水平B)。欧洲心脏病学学会年心血管疾病预防临床实践指南建议:急性动脉粥样硬化血栓形成事件复发高风险患者可检测Lp-PLA2以进一步评估复发风险(推荐级别Ⅱb,证据水平B)。
基于上述研究证据和国际指南的建议,推荐以下人群可检测Lp-PLA2水平以预测心血管病事件风险:
(1)无症状高危人群的筛查:尤其是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中等危险的人群,在传统危险因素评估的基础上,可检测Lp-PLA2以进一步评估未来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2)已接受他汀治疗且胆固醇水平控制较好的患者,Lp-PLA2水平可提高心血管病事件风险预测价值。
(3)发生急性血栓事件的患者,包括ACS和动脉粥样硬化性缺血性卒中患者,Lp-PLA2有助于远期风险评估,如与hs-CRP联合检测可提高预测价值。
编辑:赵三好审校:Ro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