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冠心病,是指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使血管缺血缺氧而引起的心脏病,在心血管内科中较为多见。其发生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比如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肥胖和超重、吸烟、家族遗传史和不健康的生活方式等。
运动康复可降低冠心病死亡率根据《中国心血管病报告》数据显示,我国目前冠心病的发病人数高达万。冠心病发病率每年均呈现不断上升趋势,发病年龄也越来越表现为年轻化,且致残、致死率较高。
对于已经得了冠心病的人而言,除了被动的做手术吃药,我们还可以调动自己的储备功能,参与到基于运动的心脏康复项目。
国外数据显示:
心脏康复的运动训练可使心肌再梗死风险降低47%,心脏病死亡率降低36%,全因死亡率降低26%:并让接受经皮冠脉介入手术或冠脉搭桥的患者全因死亡率降低20%~50%。
同时还提高患者的运动能力、改善健康相关的生活质量,降低患者的再住院率,改善患者的抑郁及心绞痛。
运动康复是什么?可是,运动康复到底是什么呢?(反正!我们不是做按摩的!)
有氧运动是指利用氧气代谢产生能量供给的运动。
有氧运动可提高运动耐量、改善心肺功能,其机制包括改善血管内皮功能,增加冠状动脉及全身血液循环,稳定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等。
同时还有利于防控冠心病的危险因素,如高血压、血脂异常、糖尿病及肥胖等。
常用的有氧运动方式有行走、慢跑、划船等。有氧运动的适宜强度因人而异。
如何运动1.运动形式
冠心病的运动康复形式一般包括有氧运动、无氧运动、柔韧性训练、平衡训练及有氧无氧相结合的阻抗训练。有氧训练主要有体操、步行、太极拳及其他一些球类运动,无氧运动包括举重、短跑等,阻抗训练主要是采用一些专门的器械进行,如上肢功率计、弹力带等。柔韧性训练及平衡训练如瑜伽、平衡垫训练等能有效改善周围血液循环、调节身体平衡功能及机体紧张状态。冠心病的运动康复形式多样,但是应根据每位患者的身体状况及反应选择最适合的运动方式,并及时调整。
2.运动持续时间
运动康复分为热身期、锻炼期、整理期。真正起作用的是锻炼期,锻炼时间因人而异。对于年轻、心功能较好的冠心病患者,建议锻炼期间每次持续30~60分钟左右,而老年心功能较差的冠心病患者,建议进行间断性锻炼,每次训练10分钟,然后休息片刻,再次进行,总时间达到30分钟左右。
3.运动频率
运动频率应该控制在至少每周3至5次,也可以隔一天进行一次,按照每位患者的康复效果,及时调整方案。
现代意义上的心脏康复早已不是单纯地以康复身体机能为目的,而是以帮助患者回归生活回归工作为目的。运动康复不仅有效改善患者心肺心肺功能,还显著降低冠心病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帮助患者建立回归生活和工作的自信心,全面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运动康复治疗使冠心病患者得以早活动、早出院、早复工,大大减少了残废率,是一种为大部分患者都乐于接受的治疗方法。
年,新探健康发展研究中心发起,北京市朝阳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首都医科大学指导下在朝阳区社区开展了利用互联网+便携式监测设备方式用于社区居民健康管理的试点项目。该项目利用翌健康平台通过社区居民对血压、心率、心电、血糖、血氧、和BMI指数等指标自我监测,帮助居民实时了解其各项生理指标的变化情况,有利于评价社区医生对于居民的有效管理和上传数据的依从性,取得良好效果。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