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心病的发病率逐年上升且呈年轻化赶紧看看

我国心血管疾病从年起持续为居民首位死亡原因,每年新发心肌梗死50万人,现患心肌梗死万人,而接受“搭桥和介入”等心脏治疗的患者每年不到12万人。更令人不安的是,在过去15年里35岁至44岁年龄组患冠心病人数增长了%,到年我国每年将有万人因心血管疾病而死亡,冠心病不仅高发,而且呈年轻化趋势。

中青年患冠心病逐年增多

心脏性猝死是指由于心脏原因所导致的自然死亡(通常在1小时内)。在一般人群中,冠心病及其并发症是心脏性猝死的主要原因,所占比例可达80%以上。约50%的冠心病死亡与猝死相关,25%的冠心病以猝死为首发临床表现。

冠心病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简称。冠状动脉供应心脏血液,若发生严重粥样硬化或痉挛,会使冠状动脉狭窄甚至闭塞,从而导致心肌缺血缺氧或梗死。

29岁的陈斌(化名)身材魁梧,喜好烟酒,平时因工作关系经常熬夜应酬。年3月22日凌晨,与朋友一起吃宵夜的陈斌,突发剧烈胸痛,伴咽喉梗塞感。

在发病1小时后,陈斌被医院急诊,行心电图检查,提示广泛前壁ST段抬高,初步诊断急性心肌梗死。心血管内科主任郭明主任医师考虑到胸痛持续存在,发病仅1小时,且为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具备急诊冠脉介入手术指征,便施行急诊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结果提示:冠状动脉前降支呈闭塞性改变,需用支架立即开通闭塞的血管。

诊断明确后,郭明主任和心血管内科一病区副主任张宗辉主任医师联合为陈斌施行了前降支支架植入术,胸痛症状迅速缓解。此后又经过1周的维护治疗,陈斌病情好转出院。

郭明主任医师说:“心肌梗死造成猝死是冠心病最危急的类型,发病十分凶险,有30%医院不及时而在家中死亡,有10%医院后由于不能及时得到明确诊断和处理而死亡。平时频频见诸报端的中青年‘过劳死’,其实很多都是由冠心病引发的心脏性猝死。”

从心血管内科了解到,以往在老年人群中比较常见的冠心病,近年来发病年龄逐渐年轻化,中青年患冠心病的越来越多,像李斌这样“三十岁的人,六十岁的心”的病例在不断增多,去年该科为0多位冠心病患者施行了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和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其中有20多位急性心肌梗死病人年龄在40岁以下。

“出现‘三十岁的人,六十岁的心’的人群大多数为上班族,平时饮食不平衡,睡眠严重不足,体育锻炼少,身体处于疲惫状态,精神高度紧张,以至于年纪轻轻就患上了以往老年人容易患的心脑血管疾病。但由于这些人很年轻,自认为身体不会有什么大事,离死亡还很远,因此在发病前对身体漠不关心。”张宗辉主任医师分析说。

出现心绞痛要及时检查

很多人都知道冠心病可怕,也知道冠心病的主要症状有“胸闷、胸痛、心悸”等,一旦出现上述症状,人们就会很紧张。“但并不是所有胸闷、胸痛、心悸都是冠心病引起的,冠心病所表现出来的心绞痛症状有一定的特点。”心血管内科二病区副主任杨杰副主任医师介绍说。

冠心病引起的心绞痛有五大特点:一是诱发因素常常为体力活动(如运动、爬楼梯、走上坡等)或情绪激动时,焦虑、饱餐等也常可诱发胸痛;二是胸痛的常见部位在心前区、胸骨后,向上放射至左肩、臂,甚至小指和无名指,也可放射至颈部、下颌、牙齿、腹部等;三是胸痛的性质呈压榨、沉重压迫感或紧缩感;四是胸痛持续的时间一般为几分钟;五是在去除诱因、休息及硝酸甘油舌下含化后,大多在1—2分钟内胸痛得到缓解。

出现上述征象提示可能患有冠心病,要及时到心血管专科就诊,进行心电图、心电图运动负荷试验、动态心电图、核素心肌显像、超声心动图、血液学检查、冠状动脉CTA或冠状动脉造影等相关检查,一般可明确诊断。

“冠状动脉造影是目前冠心病诊断的‘金标准’,可以明确冠状动脉有无狭窄,狭窄的部位、程度、范围,以及血流速度等,并以此作为依据指导下一步治疗。”心血管内科王兴副主任医师说。

冠心病就目前的医疗技术还没有根治的办法,仍然是一种终身性疾病,要终生治疗。一旦确诊为冠心病,可根据冠状动脉狭窄的部位、程度、范围以及身体状况、经济条件等,进行药物治疗、外科治疗或介入治疗,但每种治疗手段各有其特点。

药物治疗主要包括抗缺血治疗、抗血栓治疗、延缓冠状动脉血管病变进展或逆转病变治疗、改善心功能和防治其它缺血相关并发症治疗等,是冠心病治疗的重要手段,也是最基本的方法。但单纯药物不能使堵塞的血管疏通,对严重的心绞痛效果不是十分理想。

外科治疗即冠脉搭桥术,是开胸在狭窄的血管处用自身的血管搭桥,血流绕过狭窄部位从新搭的桥上流过,能有效恢复冠脉血流,远期疗效较好,尤其对于严重的多支、多处和弥漫性病变以及重要血管分叉等复杂病变,具有血运重建更完全的优点。但手术创伤大、单次医疗费用高,年老体弱和重要脏器功能严重受损的高危病人不适宜手术。

介入治疗是从病人动脉血管插入一根特殊的细小导管,在X线的指导下到达冠状动脉开口部位,然后送一根前端带有球囊的导管到达病变处,在体外对球囊充气以扩张病变血管。如果单纯的球囊扩张效果不满意,还可以往里面放一个金属支架,以支撑血管,消除狭窄。介入治疗创伤小,不需要开胸,恢复快,可有效消除血管狭窄,开通阻塞血管,是目前临床上治疗冠心病最重要、最有效的一种方法。

郭明主任提醒说:“虽然冠心病会出现典型的心绞痛,但也有一些无症状的冠心病,例如高龄、有糖尿病史的女性冠心病人更易出现无症状性急性心肌梗死,更容易被忽视而导致心脏性猝死。因此,定期进行健康体检,早期发现冠心病并及时治疗,才是避免心脏性猝死的重要手段。”

早期预防比治疗更为重要

近年来,发达国家心脏病率和死亡率明显下降,其主要原因是强调了预防。相反,在过去15年里,我国35岁至44岁年龄组患冠心病的人数增长了%,其主要原因就是忽视了预防。

目前,国际公认的冠心病危险因素包括:男性、4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有过早患冠心病的家族史、吸烟(现在每天吸烟超过10支)、高血压、高血脂、重度肥胖(超重>30%)、有明确的脑血管或周围血管阻塞的既往史者。

“高血压、高胆固醇以及吸烟是冠心病最主要的危险因素。在众多危险因素中,除了性别、年龄和家族史外,其它危险因素都可以预防和治疗。”医院心血管内科吴飞飞医生说。

首先,要改变不良的生活习惯,尽量避免通宵熬夜以保证充足的休息,戒烟限酒,杜绝二手烟,这些都是诱发冠心病的危险因素。同时要控制体重,避免过度肥胖,把血清胆固醇水平控制在mg/dl以下。肥胖是引发糖尿病、高血压的危险因素,而半数以上的心脏病由高血压、糖尿病引发的。

其次,要保持心情愉悦、减轻工作压力、适当参加运动。日常生活中每天30分钟的身体活动必不可少,可选择散步、游泳、健身操或太极拳等;工作时间要定时休息,可做一些伸展运动。确实因工作原因无法参加运动的,可以把运动带到工作场所中,比如上班骑自行车、不坐电梯走楼梯等见缝插针的运动。

最后,健康饮食是预防心脏病的重要环节。每天进食应以蔬菜、粗粮、水果为主,食用油应选用花生油、棉籽油、豆油、菜籽油、玉米油等植物油,饮食宜清淡,不吃或少吃肥肉、动物油、动物内脏、软体动物及贝壳类动物、奶油等含胆固醇较高的食物。此外,晚餐不能吃得过饱,以五六成饱为宜。

郭明主任提醒说:“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形成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最早始于儿童时期,20岁以后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比例迅速增加,50岁以上85%的冠状动脉已有斑块。因此,预防冠心病关键是要从小养成良好生活习惯,而不是等到发生心肌梗死再亡羊补牢。”

赞赏

长按







































北京中科中医院
北京白癜风医治医院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moluof.com/gbzz/138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