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座回顾老年人冬季常见病的预防及治疗

本期讲师

徐常春

邻家好医·六号大街诊所

内科执业医师

?老年人冬季常见病的防治

?冬季如何防干燥

冬季常见病的防治

心肌梗死

心脏上有3支营养心肌的血管,叫冠状动脉,如果冠状动脉发生粥样硬化,动脉管腔狭窄,心肌发生缺血,就称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

年WHO将冠心病分为五型:无症状性冠心病(隐匿型);心绞痛;心肌梗死;缺血性心肌病;猝死

统计资料显示急性心肌梗塞患者的平均年龄男性65.5岁,女性69.4岁,由此可见,心肌梗死主要是老年人的疾病。冬季发生急性心肌梗死的患者占全年的50%左右,11月-3月为发病的高峰期。

寒冷的刺激

可导致冠状动脉痉挛,冠状动脉内血流量减少,引起心肌缺血,出现心绞痛,直至发生心肌梗死。寒冬季节要特别警惕心肌梗死的发生。

心肌梗死发生时最突出的症状

是心前区疼痛,持续时间超过15分钟,坐下来休息,疼痛不能缓解,往往舌下含硝酸甘油药片也不能缓解疼痛。老年患者症状不典型,也有无痛性心肌梗死。在这种情况下,应立即送患者到附近医疗单位救治。

预防心肌梗死的保健措施

1、防寒保暖。随气候变化增添衣服,穿厚的袜和保暖性好的鞋,脚受凉也可反射性引起冠状动脉痉挛。

2、医嘱服药。如:硝酸酯类药、他汀类药、阿司匹林,医院随访复查。

3、饮食调养。饮食以新鲜蔬菜、鱼、蛋、瘦肉为主,辅以豆制品和奶制品,热量要低一点。

4、适量运动。运动能增加冠状动脉的血流量,是预防冠心病的良方。

冠心病患者如何过好冬天?

●坚持服用日常用药外,应随身携带保健急救盒以应急。按医嘱定期复查,了解病变动态,并注意及时防治气管炎、感冒等疾病。

●寒流、冷空气侵袭或气温骤降时,应多穿衣服,以防受凉。选择着装时,应遵循轻便的原则,否则,过多的衣服会增加心脏负担,加重病情。

●在风速大、气压低的寒冷天气里,要注意御寒保暖,尽量减少户外活动。不可使身体突然暴露在冷空气之中;不可在清晨迎风跑步或骑车;冬季室外散步最好以上午10-11时或下午3时,阳光充足时为宜。

脑出血

脑出血俗称中风,是脑子里的动脉血管破裂发生出血。中老年人脑动脉已变硬变脆,容易导致破裂出血。

冬季脑出血的诱因

寒冷刺激可兴奋交感神经,引起小动脉收缩,促使高血压病人的血压升高,冬季脑出血发生率比较高。

高血压控制不好是引起脑出血的主要原因。情绪激动

,便过度用力,过度劳累,不按规定服药也会造成脑出血。

症状

病人常有剧烈头痛、伴有恶心、呕吐,严重者出现神志昏迷,一侧肢体瘫痪,一侧肢体感觉障碍,一侧视力偏盲(同向性偏盲),这就是通常叫做“三偏”症状。

脑出血的急救处理

●出现脑出血情况,医院抢救。

●CT是本病的主要诊断方法。

预防脑出血的方法

一.不可控的危险因素(性别,年龄,遗传因素,季节变化)

二.可控危险因素

○控制血压(占50%),普通高血压患者控制在/90mmhg以下,伴有糖尿病,肾病患者应该更低。

○适当体育锻炼(有氧运动为宜,散步,慢跑等)。○合理饮食,控制体重。

○戒烟限酒。

○积极治疗原发病,规律用药。

○冬季注意保暖。

(脑出血处理的关键在“防患于未然”其中控制高血压是预防的核心)

骨折

老年人因为跌跤而造成骨折,最常见的原因是骨质疏松(OP)。

骨质疏松容易随年龄加重

人老了,骨质容易疏松,特别是更年期妇女,研究报告显示70-79岁的老人发生骨折是60-69岁的3倍,80-89岁的老人发生骨折是60-69的7倍,年纪越大,跌跤发生骨折的几率就越高。老人过冬,预防跌倒,预防骨折。

预防骨折具体措施

●衣着舒适。老年人天冷穿衣应既保暖又不臃肿,以免影响行走,最好穿布鞋,或保暖鞋,既保暖又不滑。

●小心行走。行走时看好路,不与人谈话,尽量少到吵闹的地方去,雨天、下雪天尽量不要外出。

●补钙用药。老年人应多食含钙食品,如奶制品(牛奶、乳酪等)、豆制品等,坚持户外运动,多晒太阳,必要时可进行药物干预。

肺炎

老年人呼吸道老化,局部防御和免疫功能下降,气道分泌物清除功能降低,肺部容易发生炎症性感染。

老年人肺炎的发生率是年轻人的2倍,病死率可高达42.9-50%。老年人肺功能下降,如果20岁青年人肺功能是%,那么到60岁降至75%,到80岁降至60%,因此老年人得了肺炎有1/3的病人发生呼吸衰竭,死亡率很高。

感冒是肺炎的基础

老年人在天冷时多为先有感冒,若不及时诊治,在感冒基础上,很快合并细菌感染,容易发生肺炎。

症状

发病时症状不典型,可以不发热或只有低热、咳嗽少、痰不多、无胸痛。也可以突然畏寒、发热、神志不清、呼吸快,每分钟可达30次以上,血压下降,可低于90/60mmHg,病情危重,医院诊治

寒冬季节预防肺炎要点

一,保暖。尽量不外出,若要外出,应戴好口罩,围好围巾,不去或少去人多的公共场所。

二,不与感冒、肺炎病人接触,预防传染。

三,发生感冒时应及时治疗,万万不能挺一挺,老年人挺不得。

四,对老年人或其他易感人群,可接种相关疫苗,来帮助提高免疫力,预防肺炎。

五,晨练要等太阳出来后。

冬季防干燥

“干燥”带来的危害

小到“嘴唇干裂、咽干声嘶、皮肤瘙痒、鼻出血”等轻微症状

大到呼吸道感染、慢阻肺、哮喘、心脑血管疾病等严重病症

干燥-----伤害人体五大部位

呼吸系统

嘴唇干裂、鼻咽干燥、干咳声嘶,都是“干燥”引起的上呼吸道症状。通常,如果及时补水,这些症状都能得到缓解,但如果持续时间太长,使呼吸道黏膜分泌物减少,灰尘、细菌等附着在黏膜上,刺激喉部引发咳嗽,容易引发上呼吸道感染,发生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等疾病。

心血管系统

心血管系统推动全身的血液循环,暖气过热“抢走”人体的水分,会导致血液黏稠度增高,引起血压下降及心绞痛等心血管疾病。

泌尿系统

开暖气后屋内太干,体内水分丢失多,如果又经常忘了喝水,可要小心,你的尿量会越来越少。正常人尿量应该在每天—毫升左右,它能起到冲洗尿路、避免感染的作用,如果尿量过少,会增加患泌尿道感染和尿路结石的风险。

皮肤

冬季,人的皮肤本身就容易干燥、瘙痒,来了暖气后,室内温度较高,更会加速皮肤水分流失,使皮肤纤维失去韧性而导致断裂,从而形成无法恢复的皱纹。老年人皮肤瘙痒,不当抓挠还会造成湿疹。

眼睛

冬季户外风干物燥,如果回到室内又因为温度高造成机体缺水,会影响泪液的循环,造成干眼症。眼科主任医师夏群介绍,眼结膜干燥极易增加患“红眼病”的风险。

怎样才能减少患上“干燥”的几率?

1、室温不超过22摄氏度(18-24)湿度50%-60%为宜。

2、多饮水,多吃蔬菜,水果。少食辛辣刺激食物。

3、室内可以放盆水.或者使用加湿器。

4、每天通风半小时(上午9点—下午5点)

5、沐浴不要过久,水温不要过热。

6、衣物尽量选择棉质舒适的衣物。

健康生活方式主要包括: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心理平衡4个方面。

-END-

感谢徐医生的讲解

有疑惑,可添加邻家好医小助手

或前往邻家好医6号大街诊所

坐标: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

6号大街号(云水苑南侧)

邻家好医,更多好医生的聚集地!

微博:邻家好医

赞赏

长按







































白癜风有治愈的吗
最好的白癜风医院在哪里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moluof.com/gbzz/111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