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出旅游,本想泡温泉消除疲劳,没想到却越泡越憋气,甚至胸痛、头晕。遇到这些异常症状时别大意,特别是平日压力较大、较忙碌、年富力强、身体很能“扛”的青壮年,别以为休息一下缓过去了就没事,这很可能是冠心病的“预警信号”。 专家介绍,六成以上的冠心病平时不易“现形”,基本没有明显症状,所以很多患者都误以为自己是个健康人,发病时猝不及防。正因如此,“隐性冠心病”已成为心脑血管疾病中最可怕的“杀手”,往往可因寒冷刺激、失眠、过劳,或是太过兴奋,甚至只是突遭雨淋或是一次豪饮而诱发,出现胸闷、头晕、憋气、胸痛等症状,严重的可出现心梗、中风甚至猝死。 专家提醒,工作和生活压力都比较大的壮年即使普通心电图检查未发现异常,但平时有过胸闷、憋气、胸痛等症状者,最好加做心电图运动平板试验,以排查是否存在因冠状动脉硬化、狭窄而引起的心肌缺血,尽早让隐性冠心病“现形”,以便及时治疗。
解读 冠心病隐匿性强
多数无明显症状 “冠心病隐匿性强,暗中伤人可致命。”医院副院长王清海教授告诉记者,隐性冠心病已成为心脑血管疾病中最可怕的“杀手”,有报道指出,经尸检证实,猝死患者中90%存在冠脉病变,由此可推断大多数猝死者都与冠心病突然发作有关。 据王清海介绍,前不久他刚接诊过一位55岁的陈姓患者,他平素也很“健康”,从未发现有冠心病史,但泡温泉时突然感觉胸闷、憋气和头晕,离开之后仍不能缓解,于是被朋友送到该院急诊。经过仔细检查,陈先生的冠心病才“现形”,而且已发展到广泛前壁心肌梗塞,及时做了冠脉支架植入术才保住了生命。而据医院急诊科统计,在刚刚过去的春节七天长假期间,该院一共接到猝死病例5例、中风7例、心衰3例,其中多例都可能存在隐性冠心病。 王清海指出,寒冷刺激、失眠、过劳,或是太过兴奋,甚至只是突遭雨淋或是一次豪饮都可让隐匿的冠心病“现形”,严重的可致心梗、中风甚至猝死。现在正值乍暖还寒时节,在突然降温的时候若保暖不及时,很容易诱发冠心病。他建议,即使是未有冠心病史、平时一向健康的人,若突然出现胸闷、头晕、憋气、胸痛等异常症状,千万不能大意,特别是平日压力较大、较忙碌、年富力强、身体很能“扛”的青壮年,别以为休息一下缓过去就没事了,这很可能是冠心病的“预警信号”。 诊断做运动平板试验可排查
冠脉造影是诊断金标准 “临床上,六成以上的冠心病人每年体检做普通心电图都查不出异常,他们在日常生活中也没有什么明显的症状,所以很多人都以为自己是个健康人。”王清海介绍。而华北地区一份针对名中年人的冠心病排查发现,在被查出的冠心病患者中,平时无症状者高达79.4%,他们在安静时做心电图,出现异常现象的不到1/3。 “因为在安静的状态下,心脏具有很强的代偿功能,所以很难发现是否存在隐匿性的病症。”王清海建议,45岁以上的男性以及50岁以上的女性,特别是有家族冠心病史或是有肥胖、“三高”等冠心病高危因素的人群,医院检查,必要时可做运动平板试验。工作和生活压力都比较大、长期大量吸烟、喝酒的青壮年,即使普通心电图检查没有发现异常,但平时有过胸闷、憋气、胸痛等症状者,最好也接受运动平板试验。这种试验是让人在运动平板(类似跑步机的装置)上跑步的同时接受心脏监测,一般隐匿的冠心病患者在运动强度增大时都可出现不同程度的心肌缺血症状,因此有助于排查。 “隐性冠心病一旦现形,其严重程度如何、该接受哪类治疗,目前冠脉造影仍是诊断的金标准。”王清海认为,虽然运动平板试验和CT等检查可以提示一个人是否存在冠心病,但这只是初步排查,准确程度并不高,难以进行针对性的指导治疗。他建议,任何被怀疑或已经确诊为冠心病的患者,最好再做一个冠状动脉造影检查,以进一步明确冠状动脉狭窄的位置和程度,根据结果再考虑是采取药物保守治疗还是做内科介入治疗,甚至冠状动脉搭桥手术。 自查 爱披“隐身衣”的冠心病难道真的无迹可循?对此,王清海提醒说,其实,所谓“隐性冠心病”并不是人们想象中的一点症状也没有,只不过其症状不典型罢了,让人难以跟冠心病联系到一起。但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只要用心观察自己的身体变化,特别是一些亚健康状态或是一些可疑的异位疼痛,还是可能早期发现隐性冠心病的蛛丝马迹的。 亚健康:平常压力大,尽管没有出现感冒等病症,但容易感到身子沉重、无缘无故的疲劳、有气无力,甚至心悸、烦躁不安、冒冷汗或是头晕等不适症状。 异位疼痛:隐匿性强的冠心病经常不是直接表现出心绞痛,而是一些跟心脏看似不相干的部位发生疼痛,如下颌骨(腮帮子)、咽喉、牙床或是左肩、颈背部、上腹部等出现阵发性、放射性的疼痛,即使是吃了止痛药也止不住,但服用硝酸甘油反而能缓解。
————————————————
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