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健知识预防慢性病,健康每一天

—初夏养生指南—

预防慢性病

健康每一天

近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十四五”国民健康规划》(以下简称规划),规划中指出要加强国家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建设,到年覆盖率达到20%。提高心脑血管疾病、癌症、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糖尿病等重大慢性病综合防治能力,强化预防、早期筛查和综合干预,逐步将符合条件的慢性病早诊早治,适宜技术按规定纳入诊疗常规。

常见慢性病包括哪些病种?

慢性病全称是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不是特指某种疾病,而是对一类起病隐匿,病程长且病情迁延不愈,缺乏确切的传染性生物病因证据,病因复杂,且有些尚未完全被确认的疾病的概括性总称。常见的慢性病主要有心脑血管疾病、癌症、糖尿病、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其中心脑血管疾病包含高血压、脑卒中和冠心病。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其实,慢性病的潜伏期非常长,常见的一些慢性病是可防可控的,需要对该病进行长期、全程管理,定期检查复查及药物治疗。

夏季常见慢性病预防

高血压

夏天温度高,人的周身血管舒张,易出汗,因此高血压患者的血压会有所降低,应当加强预防和控制高血压,采用健康、规律的生活方式。

预防建议:

①坚持监测血压;

②高血压患者注意避暑纳凉;

③必须听从医嘱坚持服药;

④多饮水防治脱水;

⑤防治脑中风;

⑥限制食盐的摄入,每天不超过6克,不吃腐乳,咸菜类;

⑦避免低血压,早上起床稍等片刻再慢慢起床,防止晕倒。

冠心病

夏季气温高,空气湿度大,含氧量低,供给心脏大脑的血液减少,而且因为天气热,人体水分大量流失,血液粘稠度增加,所以更容易诱发冠心病。若出现冠心病症状,请及早诊疗。

预防建议:

①预防高血压,高血压是冠心病的主要危险因素;

②合理饮食,不要吃太甜太咸的食物,应多吃富含维生素的食品;

③坚持体育锻炼,适量运动;

④保持精神愉快,性格开朗;

⑤及早治疗高脂血症、糖尿病等可能加重冠心病的疾病。

脑卒中

夏季,尤其是三伏天,也是脑卒中的高发季节。专家表示在这段时间内,不仅中老年人,年轻人也应该积极预防,减少脑卒中的发病风险。凡中老年患有高血压或冠心病,以及有中风家族史者,都属于中风的易患对象,应定期体检,防患于未然。

预防建议:

①长期控制和治疗高血压;

②要避免大量出汗,保证机体的水分补充,减少脑卒中的发病风险;

③监测血压。患有高血压的患者尤为注意;

④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减少膳食中脂肪含量,保证充足维生素和微量元素,减轻体重,戒烟限酒,保持乐观情绪;

⑤不要贪凉,一些凉性的食物,不利于身体的气血运行,更易增加患病的风险;

⑥合理安排生活和工作,劳逸结合。

糖尿病

夏季炎热,食欲变化大,糖尿病病人的血糖不易控制,病情波动大,心血管病变发生较多。

预防建议:

①建立科学的生活方式,不吸烟,少饮酒,合理营养,经常锻炼;

②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起居有规律,劳逸结合;

③保持心情舒畅,精神开朗;

④及早治疗各类炎症以及病毒感染。

高血脂症

夏季出汗多却补水少,血液的粘稠度随之增高,导致血脂异常高发。尤其对于老年人,由于年龄原因,身体内的水分本来就缺少,如果在夏季稍不注意,就很容易引起血脂升高,而高血脂也是诱发脑梗塞等疾病的诱因之一,所以对于血脂的防护,一定要引起重视。

预防建议:

①饮食清淡,粗细搭配,少吃动物脂肪和含有胆固醇的食物,常吃降血脂的胡萝卜,猕猴桃等;

②常吃防治血栓形成的木耳,三七等;

③多饮水稀释血液;

④不要暴饮暴食,多饮茶,茶叶中的儿茶酸可以增强血管弹性,渗透性;

⑤控制肥胖,适当的运动;

⑥心态平和,精神保持愉快。

痛风

在夏季,痛风更易急性发作,精神紧张,过度疲劳,进食高嘌呤饮食,关节损伤,感染等都可能诱发痛风。

预防建议:

①出汗后多喝水补充身体水分,降低尿酸值;

②注意劳逸结合,每天安排一定的锻炼时间;

③注意保持健康的生活习惯;

④保持规律的生活,特别是要避免熬夜,不吃海鲜,火锅,不喝啤酒;

⑤多喝开水,少喝鱼汤、鸡汤、火锅汤等,加速排泄,降低尿酸水平;

⑥定期体检,及时了解身体的健康情况。

呼吸系统疾病

夏天养好肺,秋冬少受罪。夏季是慢阻肺患者感觉最舒服的季节,也是稳定期康复治疗的黄金季节。

预防建议:

①戒烟,日常做好油烟防护,室外污染防护;

②有合并哮喘的患者,要注意避免接触过敏原;

③坚持药物治疗;

④营养支持,慢阻肺患者进入稳定期可以加强营养。宜选低碳水化合物、高蛋白饮食;

⑤加强体育锻炼。选择适合自身条件的运动方式、锻炼强度和时间,循序渐进。

夏季养生食谱

夏季可以说是一年四季中最难养生的一个季节,如果不积极应对外界的病邪,增强自身的抵抗力,很可能感染、诱发各种疾病,或者加重原有疾病!

养生之道离不开饮食,小编向大家介绍三款食疗方,有效调理我们的体质,唤醒身体的活力,从而更好地抵御病邪侵体。

健脾祛湿三白饮

食材:山药5g、茯苓5g、生薏苡仁10g

做法:

锅中加入ml水,煮沸;水开后加入薏苡仁、山药、茯苓;小火焖煮5分钟后即可。

功效:三白相合,补气健脾且不滋腻,化痰湿而不伤阴。对于常见的脾虚食少、虚胖、困倦乏力、腹部赘肉、四肢冰凉、皮肤粗糙油腻等问题有很好的改善,从而养成易瘦体质。

苏麻润肠养心糊

食材:

苏子15克、麻子仁15克、大米适量

做法:

材料洗净后加入适量清水,用豆浆机打成糊即可。

功效:苏子有润肠、降气的功效,现代研究苏子油中有丰富的Omega-3脂肪酸,可以降低胆固醇,保护心脑血管;麻子仁,又叫火麻仁,不仅能补虚,还能润肠通便。注意,服用麻子仁要适量,腹泻的人不宜饮用。

驱寒全橘蜂蜜汁

食材:5个橘子、蜂蜜适量

做法:5个全橘子用搅拌机榨碎,加入适量蜂蜜即可。

功效:橘肉含水量高,能生津止渴;橘皮可以燥湿化痰;橘络可以行气通络、化痰止咳;橘核可以理气散结、驱寒、止痛。全橘汁喝下去,可以生津止渴,驱寒止痛,预防感冒,还可以缓解受寒引起的咳嗽、关节疼痛。

供稿:国网三明供电公司工会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moluof.com/gbzs/1250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