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冠心病发病率逐年升高,越来越年轻化。临床特点发病急,危险性大,可以发展成心源性猝死。需引起大家的高度重视,那么什么是冠心病呢?医院心内科王素英主任为大家讲解。
冠心病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简称。是指供给心脏营养物质的血管—冠状动脉发生粥样硬化或痉挛,使冠状动脉狭窄或闭塞,导致心肌缺血缺氧的一种心脏病,临床典型病人上出现胸痛胸闷,可向左肩放射,发憋气短大汗,可伴有恶心呕吐,血压心率改变。老年人或有糖尿病病史的症状可以不典型,仅表现乏力,出汗,血压低等改变。
冠心病都分为哪些类型
又有哪些症状呢?
1、心绞痛型
表现为胸骨后压榨感,闷胀感,持续3到5分钟,常放射到左肩颈,左上肢,休息和含化硝酸甘油缓解。
2、心肌梗塞型
疼痛部位与以前心绞痛部位一致,但持续时间长,往往超过30分钟,疼痛更重,休息和含化硝酸甘油不能缓解。
3、无症状性心肌缺血型
有心肌缺血心电图改变,临床没有心绞痛发作。
4、缺血性心肌病
心脏扩大,出现心力衰竭的表现,如发憋气短,水肿,乏力等,以及各种心律失常。
5、猝死型
指由于冠心病引起的突然发生的预料不到的死亡,临床上突然胸闷胸痛大汗,休克,意识改变,在急性症状出现以后1小时内发生心脏骤停死亡,称为心源性猝死。
哪些人容易患冠心病呢?
冠心病多见于4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男性发病率高,其次是绝经后女性。然后是吸烟的人,患这种疾病的可能性比不吸烟者至少大2倍。还有就是血脂异常的人,胆固醇增高,尤其低密度脂蛋白增高是冠心病危险因素。常进较高热量的饮食、较多的动物脂肪、胆固醇者易患本病。糖尿病、高血压家族遗传史和肥胖超重者也是比较容易患冠心病的。
诊断冠心病的方法有哪些呢?1、心电图:心电图是冠心病诊断中最早、最常用和最基本的诊断方法;
2、心脏超声和血管内超声;
3、冠脉CT;
4、冠状动脉造影:是目前冠心病诊断的“金标准”;
5、核素心肌显像;
6、心肌酶学检查:是急性心肌梗塞的诊断和鉴别诊断的重要手段之一。
我们怎样才能在早期发现冠心病呢?
1、劳累或精神紧张时出现胸骨后或心前区闷痛,或紧缩样疼痛,并向左肩、左上臂放射,持续3-5分钟,休息后自行缓解者;
2、体力活动时出现胸闷、心悸、气短,休息时自行缓解者;
3、出现与运动有关的头痛、牙痛、腿痛等;
4、饱餐、寒冷或看惊险影片时出现胸痛、心悸者;
5、夜晚胸闷憋气,熟睡、或白天平卧时突然胸痛、心悸、呼吸困难,需立即坐起或站立方能缓解者;
6、劳累紧张,听到噪声,出现心慌、胸闷、气急或胸痛不适。
冠心病病人在运动中要注意什么?
1、适当运动;
2、运动前不宜饱餐;
3、运动要循序渐进,持之以恒,平时不运动者,不要突然剧烈的运动;
4、运动时应避免穿得太厚,影响散热,增加心率;
5、运动后避免马上洗热水澡;
6、运动后避免吸烟;
7、如频繁发生心绞痛要及时医院检查治疗;
8、步行是最方便的运动方式,其次就是老年人太极拳。
冠心病的预防措施都有哪些?
1、一级预防
控制冠心病危险因素,如血脂,血压血糖,限制吸烟,饮食清淡,少吃肉类及油脂类食物,多吃吃水果及蔬菜,营养均衡,减少盐的摄食量,可降低冠心病发生。经常运动,减少精神压力,可以培养嗜好或通过运动来松懈日常生活中的紧张情绪。
定时检查身体并遵照医嘱,40岁以上健康人每年查一次血脂血糖心电图,合并冠心病者至少半年查血脂一次。
有胸闷气急胸痛症状者,医院找心内科医生检查,做心电图,血生化,频繁有心绞痛发作的,必要时查冠脉CT及冠状动脉造影检查,防治发生急性心肌梗死。
2、二级预防
早检查,规范治疗,防止病变发展。治疗包括阿司匹林,波立维,他汀类降脂药,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贝那普利,美托洛尔或比索洛尔等。有急性缺血症状的给硝酸甘油含服,或单硝酸异山梨酯口服。
3、三级预防
住院治疗,积极控制并发症,提高生活质量,延长病人寿命。
冠心病治疗包括:1、药物治疗2、冠脉介入治疗3、冠脉搭桥术。
-
主编:曹会盼
文字:王素英
编辑:赵向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