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dquo我有冠心病,医生给我一个好

新的研究结果能更精确的体现出肥胖程度 http://www.zgbdf.net/baidianfengjiankangzixun/gedijiankang/m/28573.html

1、冠心病的危害有哪些?

冠心病可以并发心绞痛、心肌梗死,严重影响劳动力和健康,亦可能逐渐演变为心肌纤维化,出现心脏增大,发生心力衰竭或心律失常,个别病人亦可能猝死。

在疾病的临床过程中,特别是较重患者,可能会发生全身性症状,如体重下降、食欲减退、水肿、心功能衰弱、精神抑郁和(或)焦虑等;合并感染时可咳血痰或咯血等症状。所以要及时发现这类病人,可为他们提供及早治疗的机会。

2、中医对冠心病,是如何辨证施治的?

中医治疗冠心病的良方有太多,每个冠心病人适合什么方子,要首先经过一个重要步骤:辨证。

有的病人会问:“医生,我是冠心病,您给我一个好方子吧,回头我照着吃。”还有人说,您怎么不公布方子啊?我说,公布了,对您也是没有用的,反而有害。为什么呢?因为同是冠心病,每个人的病情特点也各有不同,体质更是千差万别,方子就各不相同。即使同一个方子,因人而异,加减和剂量也不同。如果您照着一个固定的方子抓药,这就犯了“刻舟求剑”的刻板错误,甚至会对身体造成不可挽回的伤害。

中医学认为冠心病的主要常见证型有:胸阳不振,心脉瘀滞证;心气阴虚,心脉瘀滞证;心气阳虚,心脉瘀滞证;阴虚阳亢,心脉瘀滞证;气滞血瘀,心脉瘀滞证;脾阳虚,心脉瘀滞证;胃气上逆,心脉瘀滞证;心脾两虚,心脉瘀滞证;肝郁气滞,心脉瘀滞证等。

辨证准确是开方有效的前提。

所以患了冠心病看中医,最重要的是医生辨证准确。中医讲究辨证施治,一人一方。举一个例子来说吧。点击下面这个链接看病例:

冠心病,房颤,中医是如何调理的?

3、冠心病诱发因素有哪些?

1)情志因素:

喜、怒、忧、思、悲、恐、惊七情过用,都可引起发病,但主要的是因为生气恼怒或忧思气结。《内经》云:“怒则气上,思则气结”,气与血的关系是相互为用的,因气为血帅,血为气母,气行则血行,气滞则血瘀,尤其是已经患有心脉瘀滞之患者,由于生气恼怒,气机逆乱,或忧思气结,气机郁滞,于是形成气血循行不畅。

若出现心脉瘀滞不通,则发生猝然心痛。严重者心脉痹阻不通而发生心肌梗死,甚则危及生命。因此,冠心病患者,要心胸宽阔,遇事不怒,平时保持和悦的心境,对病情恢复很有裨益。

2)劳倦伤气:

《灵枢·百病始生篇》云“劳则气耗”,过劳使心脏负荷加重,过度劳倦则消耗元气,元气虚则心气自虚,心气虚则推动血液运行无力,尤其是营养心脏之正经及支别脉络已有瘀浊阻滞者,气血循行不畅,耗气之后,心气无力推动血脉循行,日久气血痹阻不通,则猝然心痛。

3)寒邪内袭:

人生于天地之间,自然气候的变化与人体息息相关,如外界气温的变化,必然影响人体。因气血在体内循行是热则流畅,寒则凝滞,因而寒邪侵袭人体,必定影响经脉气血运行。王叔和在《脉经》中说:“厥心痛者,乃寒气客于心包络也。”由于寒冷致使经脉挛缩绌急,气血循行不畅,营养心之经脉出现瘀滞之病变,故而发生心痛。

4)饥饱失度:

《内经》云:“饮食自倍,肠胃乃伤。”所以,饮食饥饱失度,损伤脾胃之气,脾气虚则子盗母气,而致心气虚,心气虚则推动血液循行不利,而诱发本病。

《素问·平人气象论篇》云:“胃之大络名曰虚里,出于左乳之下,其动应衣脉宗气也。”所以胃气伤则脉宗气受损。所谓“脉宗气”实指心脏之气,心气推动血液运行无力,尤其影响营养心脏之脉络气血瘀滞不通时,则猝发心痛。

总之,预防冠心病和冠心病的复发,防止心痛、心梗的发生,该怎么做?

答案是:医学上要积极配合治疗,治疗方式根据病情,遵从医嘱,选择中医、西医或中西结合,具体因病情而异。生活上保持好心态,劳逸结合,预防着凉受寒,不过度劳累,不暴饮暴食等。

猜你还想看;

心脏血管狭窄超过70%很严重吗?必须做支架吗?

心慌、胸闷、气短是心脏病?还是冠心病或心脏神经官能症

中医药治疗冠心病心肌缺血有什么优点?都可以不用支架吗?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moluof.com/gbzl/688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